中国载货车结构设计缺陷多 屡酿事故
今年1月1日起《条例》正式实施。1月5日起,福田汽车召回357辆欧曼牌牵引车。2月,曼恩商用车辆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自2013年2月4日起,召回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生产的部分MAN TGX卡车,共计29辆。
B、卡车车型结构设计缺陷成为“大祸车”
中国交通事故死亡数在国际上排名最高而举世无双举世闻名。2010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近400万起,造成6.5万人死亡,25万人受伤。其中涉及货运车辆肇事的死亡事故占比就高达30%左右,尤其是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和城市工程车辆恶性事故更是频频发生,造成的人生伤害和社会负面影响极大。老百姓把载货车形象地比喻为"大祸车",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设计缺陷车,缺陷卡车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要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成了车企车型结构设计缺陷的慢性病甚至是马路弑手而并非危言耸听。
据统计在交通事故当中,重型车肇事的死亡率最高,主要原因是司机的人为原因,如超速、超载、违章等,但许多被质疑存技术设计缺陷,表现在机械故障,如刹车失灵、驾驶室剧烈抖动、输出功率不足、脱挡、啃胎、驾驶室崩裂前移等严重问题。
如危化品运输油罐车设计被指存缺陷。 2012年8月26日,延安包茂高速特大交通事故中,一辆双层卧铺客车和一辆甲醇运输罐车追尾,导致36人死亡,3人受伤;去年福建漳龙高速漳州往龙岩方向发生一起货车与油罐车追尾的事故,造成货车司机当场死亡;同年广州“6·29”道路交通事故,油罐车被追尾,导致溶剂油泄露引发爆燃,事故造成20人死亡、31人受伤。
我国大部分油罐车设计存在缺陷,其车体和罐体尾部的距离只有几十厘米,甚至都是平行的,一旦发生轻度追尾,极可能导致罐体泄露。罐体和车体尾部需要留取1米以上的缓冲距离空间,这样在轻度追尾的时候,就不会把罐体给撞破。如果车尾部有一个工字梁挡板防护,也可缓冲一下万一的碰撞。
而在欧、日、美等汽车发达国家中,对于半挂式搅拌车轴重的要求相对严格。如8X4底盘搅拌车有效容积只有9方。而半挂式搅拌车在相对于单车增加罐体容积的同时增加了车轴的数量,让车辆对路面的损害降低。 但在中国混凝土搅拌车市场上,绝大多数是以以6x4底盘改装的搅拌车为主流,因城市街道偏窄,路面有坡道,而大容量搅拌车在爬坡时很容易漏料,直接导致环境污染与混凝土损失。6x4搅拌车的罐体有效容积一般在8-9方左右,8X4底盘则在12方左右。而眼下市场上,6X4底盘做到12方已经相当普遍,而8X4底盘则做到了16方甚至18方,市场的恶性竞争加剧了搅拌车容积病态式的增加。
按照混凝土比重每立方米2.5吨计算,6X4搅拌车罐体装载12方后的重量为25吨,加上车辆本身重量9吨左右,已经超过3轴车辆的允许总重,而8X4搅拌车的超载现象更为严重。这些超载的搅拌车每天在城市里行驶,罐体里的混凝土很大程度增加了车辆的重心高度,搅拌车侧翻和车毁人亡的事例屡见不鲜。

载货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货运车辆设计结构存在缺陷;二是载货车驾驶人违法违规驾驶行为严重;三是货运体制不科学、不规范,货运行业恶性竞争管理混乱无序。其中车辆设计结构存在缺陷最为普遍和常见。
载货车车型结构设计缺陷主要涉及:1、驾驶室设计缺陷,2、车身和车架设计缺陷,3、动力及传动系统 匹配缺陷,4、制动装置缺陷,5、电器系统选择缺陷等。
我国载货车的驾驶室主要分为两种:平头型和长头型。目前,道路上行驶的载货车绝大多数为平头型,其优势在于驾驶室视野较长头型货车开阔,在转弯半径、操作方面更为优越,同时平头型货车外形更为美观。对比相同长度的货车,平头型货车相对节省驾驶室空间,因此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然而平头载货车在追尾事故中往往比长头载货车的伤亡率高近十倍。平头货车在发生追尾等类似的驾驶室正面碰撞的交通事故时,驾驶人前方仅有一层挡风玻璃和一个非钢材的合成塑料保险杠,加之货车的自重和惯性相当大大,在发生正面撞击的时候,由于货车前部缺乏缓冲,巨大的冲击力往往集中在驾驶室这个部位,货车前部导致变形后将驾乘人员卡夹在驾驶室内,造成驾乘人员非死即伤。由此事故可见,平头车正面防撞击能力较弱、安全防护性能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