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汽车拆解 报废汽车 呼和浩特 

调查:呼和浩特报废汽车拆解市场乱象

时间:2013/5/28 7:54:01来源:北方新报作者:王宇婷 郝少英责编:0条评论

 

针对呼和浩特市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现状,呼和浩特市商务局从2012年5月开始,对市区周边的报废汽车拆解企业逐一进行了调研。

 

该局市场科科长刘建光对记者说:“目前,呼和浩特市报废汽车拆解定点企业都存在设备老化,场地简陋,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亟需改善。

 

【解读】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将作参考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检验股股长李然然告诉记者:“5月1日出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明确指出,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国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此次标准将机动车的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作为参考引导机动车辆进行报废。对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其所有人应当将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销毁等处理,并将报废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了解到,仅2012年呼和浩特市共计报废各类车辆497台,其中出租车108台,小型普通客车296台,大型客车59台,大型货车34台。

 

【措施】强化报废机动车监管力度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检验股股长李然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该所不断加大报废车辆监管力度,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汽车,按规定通知车主办理注销登记。禁止将报废机动车变身为拼装车辆出售、赠予、竞价出售、拍卖,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给无报废机动车回收资格的企业、单位或者个人。我们对报废车辆的拆解进行了多次实验,寻找最科学的拆解方法,防止车辆的五大总成再次流入市场,为了更好地监督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拆解作业,我们着手准备为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提醒广大车主,对于到了报废期而不主动申请报废的机动车,交警部门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予以处罚,并收缴报废汽车,强制报废。

 

严查非法倒卖拼装车辆行为

 

5月16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特种行业二大队大队长彭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属于特种行业,凡是从事报废汽车回收业务的企业,在取得《报废汽车企业资格认定书》后,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

 

目前,呼和浩特市有4家有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在公安机关进行了备案。

 

“根据我们摸排的情况看,目前,呼和浩特地区从事收购报废汽车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取得报废汽车回收资格经过备案的正规企业;一类是没有任何执照的黑窝点;还有一类是有废旧金属收购执照的企业,但私自扩大经营范围拆解汽车的。”彭涛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拆解、改装、拼装、倒卖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我们已经将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纳入常态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倒卖五大总成、非法拼装车辆等行违法犯罪行为。”

 

【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

 

内蒙古物资再生协会名誉会长苏文义说,对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力度在不断加大,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从2012年开始,商务、环保等部门就开始整顿拆车市场,自治区还成立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苏文义说:“总体上讲,报废汽车拆解行业是个朝阳行业,它的发展影响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资源节约和再利用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自治区共有合法资质的拆解企业共25家。从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来看,这些企业的发展相对落后,都存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而商务、环保、公安等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力度也不够,资金扶持力度较小。”

 

苏文义指出,随着汽车业的发展,报废汽车回收市场也不断壮大,一些有资质的拆车企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为一些黑窝点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势必对正规企业造成影响和冲击。”现在不少车主的汽车达到报废期后,并不知道应该到正规的指定报废汽车拆解厂进行报废拆解,而是私自处理,卖给非法的汽车拆解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增强车主的法律意识。此外,有关部门应当严格管理报废汽车审批注销制度。

 

记者了解到,2012年商务部门要求首府地区的拆车企业进行整顿和改造,目前已经有一家基本达到标准。针对拆车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企业也要从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全面提升;针对从业人员,也要持证上岗,经过学习和培训之后,拿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资格证才能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