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解放重卡 解放J6,国四 

2013年重归增长 2014年解放或延续增长势头

时间:2014/2/8 10:10:36来源:方得网作者: 姚蔚责编:0条评论

  

收缩产品线

 

如果说2013年解放对产品的工作重点是做加法的话,那么,2014年解放的工作重点是做减法。

 

在2013年,解放的某些领域还是空白,还有些领域,新车刚刚进入,比如中卡车型J6L,但J6L在2013年贡献了2万辆的销量,正在恢复中型车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解放 J6L 平顶 4X2 载货车.jpg
解放 J6L 平顶 4X2 载货车

 

在2014商务大会上,解放反复强调的则是收缩产品线,减少车型数量。这也是商务大会中“聚力”的含义之一。这个“聚力”,既包括了聚焦细分市场,也包括了产品的聚焦。

 

应该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加有技术含量。产品做加法,往往只需要跟随就可以,国外有什么,就做什么;竞争对手有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做减法,特别是在某些细分市场只推荐一两款最合适的车型,那么就需要对这个市场做深入的了解,必须深入了解某区域的运输特点以及某领域用户本身的特点。

 

解放在2014年商务大会中,表现出来的,正是对各地运输特点的深刻理解。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点并不是从解放营销人员的口中说出的,而是来自于解放的研发人员。对于解放产品特点的分析和解读,以及提出每个地方有针对性地提供车辆以及与竞品优劣势对比的,恰恰是一汽技术中心的副总工程师吴碧磊。

 

笔者点评: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一汽集团对解放的投入达到了130亿元,假如这么大的投入都聚焦到更少的产品上的话,这些产品的竞争力将获得多大的提高呢?

 

实际上,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卡车巨头相比,车型过多过杂。国外一款车型往往需要研发十年之久,当然,其生命周期也往往是中国的数倍,不仅如此,国外品牌的车辆性能也远超中国车辆。

 

解放产品目标,是努力做到价格只有进口品牌的一半,质量要达到进口品牌的70%。这个目标在大投入和聚焦的前提下,实现起来并非不可能。

 

国四或可占优势

 

解放在本次商务大会中,针对国四产品有了详细的部署。

 

在2013年,解放的国四重卡卖出了5000多辆,是销售国四重卡最多的企业。事实上,在每次的排放升级中,解放都因准备充分而获得了市场份额的提升,这次国四排放升级,或许又能获得先机。

 

解放在本次国四排放升级中,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除了普遍使用高压共轨的国四发动机外,解放还独有单体泵的发动机。

 

用户管这个单体泵又叫大泵,有着类似EGR发动机特有的“便宜”和不挑油的特点。解放之所有有着高压共轨和单体泵两种技术路线,而其他的重卡企业基本只有高压共轨一种技术路线,就在于大柴的道依茨发动机有种特别的插入式结构,决定了这种发动机,用单体泵可以满足各种要求,而其他的发动机,用单体泵,则有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正是鉴于单体泵比高压共轨发动机要便宜6000元左右,以及不挑油、不易堵塞喷油嘴的特点,解放对于一些工况比较恶劣,且对购买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将重点推荐这种“大泵”国四车型。

 

可以说,在这场排放升级比赛中,解放手握高压共轨和单体泵两张“王牌”,就多了一份底气。这为解放在2014年的市场竞争中,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砝码。

 

笔者点评:在国二升级国三过程中,EGR发动机由于价格便宜与不挑油的特点而一下成为升级的主力军,当时中国重汽因为率先推出EGR而占尽了市场的先机。在本次国四升级过程中,笔者一直在猜想,这次市场除了高压共轨还会不会有别的技术路线,能够做到又便宜,又能适应不达标油品呢?这次又是哪个企业可以另辟蹊径,取得先机呢?在解放的商务大会上,笔者的疑问似乎有了答案,那就是解放的单体泵或许可以充当“又便宜又耐用”这个角色。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场国四升级战,谁是赢家不言而喻。

 

退一步讲,假如单体泵并没有“占得便宜”,那对解放来说,也无大碍,毕竟解放的高压共轨技术也是非常成熟。无论如何,2014年,解放都有了更多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