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六排放征求意见 混合动力车或迎发展新机遇
先从技术方面来看,混合动力技术无论是传统的混动还是现在备受关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从结构上来看都是通过增加新的动力传递路线来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 性和排放水平,并非是在原有的内燃机结构上进行改进和升级。毫不夸张的讲,传统的车用内燃机动力在经过了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遇到了一个技术发展的瓶 颈,出于结构的限制,在热效率方面的提升已经难有作为。
而混合动力则与之不同,全新的动力传递架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提升效率的可能。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混合动力系统所依托的电动机本身就具有相比于内燃机动力 更高的效率。换言之,电动机能够提供的能源转换效率要高过内燃机。而另一方面,电动的恒扭矩恒功率特性减少了动力传递的路径,这也就提高了整套系统的传递 效率。所以,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混合动力自然是优势明显。
然后从最新的京六和国六的测试循环来看,二者都同时弱化了稳态工况,同时强化了瞬态工况的测试。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而言这种测试方法的变化会极度恶化 排放水平,但是对于混合动力车型而言就正好与之相反。首先是增加的加减速工况比例,由于电动的恒功率恒扭矩输出特性,车辆在进行全力加速时发动机就不需要 全力输出,排放水平自然要比采用同样发动机的传统动力车型有所降低。对于减速工况而言,大部分的混合动力车型均配备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所以减速工况下车 辆的能量是可以实现转化的。其次,FTP75以及WLTC更加贴近于实际用户的使用情况来看增加了城市工况的测试比例,对于混合动力车型而言,在低速的城 市工况下电动机作为主导的模式甚至可以让发动机停止运转,如此一来城市工况测试比例的增加对于混合动力车型而言倒是一大利好。可以这样说,FTP75以及 WLTC测试循环其实更加适合于混合动力车型的成绩取得。虽然没有相关的实验数据说明问题,但是以笔者个人的猜测来看的话,只要是混合动力系统中电动机出 力比例能够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那么一款车型同时满足京六和国六的排放测试循环也并不见得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第三一点,从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混合动力技术还具备着投资收益高的优势。
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呈现出了规模化发展的产业态势,而混合动力系统的整体研发成本、后期制造成本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在眼下的产业结构中,以现有的传统内燃机动力为基础打造一套混合动力系统而带来的品牌整体排放水平的提升,所需投入不见得会比在传统内燃机上下功夫要来得 多。所以就这一点来看,混合动力技术对于汽车企业就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另外一个方面,目前混合动力技术的成熟发展已经使得混合动力车型具备了与传统内燃机车型除动力系统以外的产品竞争力,已经具备了大规模铺开的市场前 提。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动力车型所带来的销量增加也会促使品牌平均排放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广是可以涵盖所有车型的,这也就包 括了曾经被视为品牌排放短板的中大型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动力系统的投资收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至于最后一个方面,当然就是混合动力系统的一个分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带来的在计算品牌平均油耗和排放限额时的优惠。
如果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话,混合动力系统毕竟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其生命力以及存在的价值就体现在技术的可拓展性以及其先进性上。所以毫无疑问 的,随着排放标准的越发严苛以及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将会迎来大发展的契机,最终在无形中完成对传统内燃机动力的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