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客运企业联手 打造“云端”公路客运传奇
两年前,被称为“云端上的高速公路”的京昆高速公路雅(安)西(昌)段全线通车,打通了连接成都平原和攀西大裂谷地带的屏障。两年来,从成都到西昌、攀枝花,一段新的公路客运传奇沿着这条高速通道不断上演,在“云端”展现着高速公路客运的独特魅力。

路的传奇
成西、成攀高速公路客运传奇首先是路的传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雅西段。多项世界第一、亚洲第一,让这条全长244公里的高速公路成为世界公路史上的一段传奇。
资料显示,雅西高速公路从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穿越了中国大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深山峡谷地区,地形条件极其险峻、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为多变、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建设条件极其艰苦、安全营运难度极大,被业内专家公认为全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之一。
同时,雅西高速的开通也为攀西地区乃至四川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据了解,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前,往返于成都与西昌、攀枝花之间,坐火车单程要10~14个小时,飞机票全价要1000元左右。高速公路客运班线开通后,当地人有了一种比火车快捷、比飞机便宜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车的传奇
在这样一条传奇的高速公路上,高速客运车辆的选择自然也带有传奇色彩。
成西、成攀高速公路客运线路由四川蜀捷运业、西昌三和高速客运和攀枝花运业三家企业经营,全部运营车辆为60辆,三家各拥有30辆、20辆和10辆,虽然规模不算太大,却创造了我国公路客运行业单次投入车型档次最高、金额最大的纪录。三家客运公司统一采购的海格?斯堪尼亚高档客车单价超过200万元,合同总金额达上亿元。
提起选择海格?斯堪尼亚客车的原因,四川蜀捷运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蓝疆告诉记者,这条线路落差大、雨雪多、弯急坡长,路况和气候条件非常复杂,对车辆的发动机和底盘性能要求很高,尤其是发动机在高原地区的响应速度以及车辆制动、防侧滑、防侧翻等性能。同时,这条线路的运距比较长,从成都到西昌单程就要400多公里,车辆年行驶里程达20万~30万公里,3年就接近百万公里,对车辆可靠性的要求也很高。
和采购价格相比,蓝疆更看重车辆的使用成本。为此,他们开出了近乎苛刻的招标采购条件:按照单程450公里、每辆车每天运营1.5趟、使用期限6年计算,车价加上油耗、维保、轮胎费用,综合成本最低者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