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G-BOS2代:“合”以为赢
如果说G-BOS在2010年推出曾引发了客车行业车联网时代的变革,那么3年之后的今天,当很多企业都推出各种类似的车载终端之后,G-BOS的优势是否依旧存在?
G-BOS用另一种方式给出了答案:
2013年5月22日,更实用、更宜用、更好用的海格G-BOS智慧运营系统Ⅱ代在北京上市,获得行业专家、媒体与客户的一致好评。

海格G-BOSⅡ代上市发布
2013年6月5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系统平台(第5批)公示》,海格G-BOS智慧运营系统是客车行业唯一上榜的系统,G-BOS成为行业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三合规”的系统。
是平台不是产品
G-BOSⅡ代较之以前所有客车车联网产品的区别在于:已经不简单是车载终端产品的概念。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客车车联网发展的历史。从3年前G-BOS推出之后,有不少客车企业或独立运营商都曾推出过各类车联网终端,以“雨后春笋”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虽然从技术形态和成功解决来看,之前推出的车载终端更多强调于产品本身,对产品背后的平台梳理言之甚少。
G-BOSⅡ代的推出较之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从政府的监管层面来看,从G-BOS到第二代,虽然过去时间不长,但我国客车智慧运营系统市场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1年,交通运输部相继发布交通行业标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2011),分别对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企业监控平台和交通运输部门监管平台的性能、参数等提出了基本要求。
2012年6月29日,公安部还发布国家标准《汽车行驶记录仪》(GB/T19056-2012),明确规定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标志等内容。

海格G-BOS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
到2013年,交通运输部还在天津、河北等9个省份展开示范,为需要更新车载终端的在用“两客一危”车辆和所有新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加装北斗/GPS双模车载终端。
3年“三重门”,相关部委政策的要求给之前诸多企业提供的产品提供了相当大的准入门槛,而要能在同类产品中率先实现“三合规”,没有产品背后所依靠的平台推进,是完全做不到的。
海格客车G-BOS技术部部长戴永佳向记者介绍:“G-BOSⅡ代系统终端已通过相关标准认证,平台也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的平台符合性检测,3年的潜心磨砺已让G-BOS在同类产品中拥有了更符合标准的平台化运作,这也是其他竞争对手一时难以追赶的优势所在。”
是方案不是数据
在传统车联网产品的描述中,这是一种基于车辆使用海量数据结构下的远程智能终端解决方式。但从G-BOSⅡ代所展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苏州金龙能提供的已不仅仅是车辆使用的数据本身,而是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方案。
对于驾驶员来说,更智能的G-BOSⅡ代可实现实时的人机沟通。包括驾驶员操作的即时语音提醒、隔日终端开机时等,能在人机互动中实时帮助驾驶员提升操作水平。
而对于管理层来说,G-BOSⅡ代更是能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管理看板,其主体内容按照用户习惯分为3大板块,包括运营管理、安全管理和机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