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混合动力客车“良币驱逐劣币” 传递正能量
新年伊始,雾霾再次肆虐全国1/4的国土,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
面对连日阴沉沉的天空,在各省两会期间,近八成的地方两会关注了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霾现象以及所在省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而身处雾霾和沙尘暴中的全国两会,更是将雾霾治理的关注推向了高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近日撰文指出,在北京市52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中,公交客车、营运客车等商用车的总量约为30万辆,而这30万辆商用车,总计排放的污染物却占到了全市汽车尾气排放总量的50%左右。由此可见,城市里以大型公交为代表的商用车的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整装待发的徐州气电混合动力公交
为了“美丽中国”的实现,也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究竟应该如何治理商用车尾气排放污染?全国上下将目光投向了节能与新能源,肩负节能减排使命的混合动力客车因此受到了追捧。
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报表显示,今年1-2月,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包括天然气、纯电动、混合动力)的累计销量翻了一番,达到110%以上,达到近5000辆。
混合动力客车爆发的迹象,在海格客车身上更为明显。今年春节过后仅一个月,来自江苏徐州400多辆、山东邹平100辆、云南昆明100辆等等的混合动力客车订单量就已大大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销量。

山东邹平的海格混合动力公交
对于混合动力客车市场的爆发,海格客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万卫东认为,这不仅是大气污染倒逼、政策驱动所致,也是市场“良币驱逐劣币”的认识过程。
让混合动力传递正能量
对于客车市场来说,“混合动力”是个熟悉的陌生词。熟悉,是因为被媒体喊了N多年,推广了N多年;陌生,是因为技术上的混乱,以及舆论上的某些误导,使诸多的市场分不清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更弄不懂弱混、强混以及并联还是串联的差别。在加上一些地方企业为抢占市场先机、违背商业原则,将市场作为产品试验的小白鼠。以至于市场对不断发生问题的混合动力车心存疑虑,不敢贸然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