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混合动力客车“良币驱逐劣币” 传递正能量
为线路量身定做最适合的匹配
魏博士告诉记者,海格每接一批订单,新能源室的技术人员就要到客户运营的线路进行调研,针对不同线路的路况、载客情况,对每批车进行不同的参数标定,给出适合这条线路的车辆配置。其基本原则,就是让我们的产品更接近常规车的安全、可靠、舒适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为详细了解车辆运行情况提供了很大便利。

海格混合动力公交批量发往海南
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格不会因为客户要求购买新能源客车,就全部为客户匹配新能源客车,而是看这条线路适合不适合新能源车辆运营。如果不适合新能源车辆运营,海格会告诉客户这条线路不适合新能源客车运营,更适合传统动力客车运营,并告知客户原因是什么,数据是多少,同时给出适合这条线路的传统动力客车的配置来。
在我们采访张卫林的当天,他刚从客户那里采集数据回来:“客户总共有四条线路需要采用新能源客车,其中有一条线路上已经在使用别的厂家的混合动力公交车,但是出现了爬坡爬到一半没电的情况。我们通过海格G-BOS系统进行路谱采集和载客量统计,发现其中的一条线路坡路超过12%,最长坡有100多米,高度落差达到30米以上,这样的线路是不适合混合动力客车的,我们就给出了传统动力客车的配置参数。有二条线路坡缓人多,制动回馈很多,特别适合新能源客车,还有一条线路坡不多,但是有一条长坡,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针对爬长坡中途没电的情况,我们开发了一种一键回复式智能充电模式。司机在爬长坡时,按下此键,就能有效解决爬长坡时没电的问题了。”

海格混合动力公交苏州批量运营
如何让混合动力客车的采购由政府影响的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变,笔者认为:普及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着眼点不能只在产品上,还要提高对它的认识。市场越了解它,就越容易接受它。为了加速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和了解,苏州金龙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仅走进客户对客户的管理层、机务人员、驾驶员、维修人员培训,还让用户亲历生产过程,对比实物全面了解新能源客车。
实际上,培训客户就是培育市场。只有让用户对新能源知识有了全面了解和认识,他们自然就会鉴别产品的好坏,这实际上起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
作为传递“正能量”的大使,海格新能源客车找到了客户利益和技术路线的最佳结合点,用成熟的产品、培训服务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了满意、放心的新能源客车运营保障。成功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市场这双“无形的手”也会将海格推向更为广阔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