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轴挂车“来了” 专家看好这三家企业
而对于核心动力,谭小平认为,国内牵引车现在的功率已经足够满足中置轴挂车的需要,中置轴挂车只是为了提升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并不是突出载重的限制。中置轴挂车使用以后并不一定意味着在重量上有所增加,可能只是拉的货物量增加,总承重量仍然要满足国家法规的规定,满载而不超载。
“中国自主品牌发动机的发展水平有很大进步,在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有不小的成就,比整车做的要好。我觉得中国卡车的发动机能够适应中置轴列车发展的需要。”邵中华同样表示。
攻克难关 中置轴挂车大有可为
虽然发展中置轴挂车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两位专家均表示,要真正实行,还需要攻克一些难关。
首先是传统运输组织模式的创新,即车企要适应中置轴挂车的特点。中置轴挂车是一种灵活的运输模式,对物流企业而言,中置轴挂车还会涉及到运输装备更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淘汰一些传统的车型,在短期内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其次是安全管理方面,相对于单体车,中置轴挂车的长度有增加,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物流企业需要适应车型结构的变化,加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技术本身不是绝对问题,关键是企业要敢于生产销售,让市场、老百姓去接受中置轴挂车。在安全技术审验、驾驶安全技术要求方面的配套法规、制度和标准出来后,轿运车、快递、零担等物流企业会率先使用。除了轿运车外,我认为中置轴挂车还可以应用于快速消费品等运输,适用于灵活多变的运输组织。对这些细分物流业来说,中置轴挂车将会是他们未来优先考虑的车型。”
邵中华认为,发展中置轴挂车还需要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因为路面运输是归交通部门管理的,但路面安全则是公安部门的事情。如果他们之前不能很好地协调,中置轴挂车的发展有一定困难。交警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合理执法,还有就是驾驶员的驾驶水平要提高,即专业技能培训问题要解决。除此之外,因为中置轴挂车在中国是新兴事物,作为整车厂,其售后服务和保养一定要跟上,以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
延伸阅读:
GB1589全称为《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11年底提出修订计划以来,通过多次交流研讨和相关部门间协调,新GB1589已于2015年12月通过审查,修改完善后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目前正处于会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