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宁:昌河复兴的领导者
他是一名老昌河人,经历过昌河的辉煌时期,也经历过昌河的低谷;他学飞机出身,却“不务正业”地干起了汽车,一干就是27年;他笑称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昌河,他对昌河的员工饱含深情,希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带领昌河走向美好的未来。他坚信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
他就是中航工业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世宁。
“昌河制造”的总经理
周世宁是“土生土长”的昌河人,从一名工人一步步走到总经理的位置,可谓完全“昌河制造”。小时候,周世宁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他喜欢“随遇而安”。小学时,他曾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随时听从党的召唤》。再长大一点时,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工人。上大学后,他的目标是当一名工程师。如今,他的理想都一一实现了。
1982年,24岁的周世宁进入昌河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第一辆微车CH110在昌河诞生了。“那时,昌河提出要以民养军,决定腾出几个车间造汽车。老一辈人对飞机有感情,就把我们年轻人调去搞汽车了。”周世宁说。从此,他开始与汽车结缘。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干部“四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年轻的周世宁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得到重用。仅工作两年,就担任了他所在处室的副主任。
上世纪90年代,昌河越来越重视汽车业务,提出了军民结合、军民齐上的口号。1993年,昌河成立了微型车分厂,周世宁任技术厂长。1995年,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周世宁调入该合资公司工作。1999年,他担任昌河铃木开发“北斗星”车型的试制组组长。
在昌铃公司工作期间,周世宁被借调出来参与景德镇、合肥、九江等昌河三大生产基地的建设。景德镇生产线建设时,他是技术总协调。合肥公司生产线建设时,他是现场总监。九江公司生产线建设时,他参与了前期规划,后期生产线安装调试时,他担任总负责。
周世宁认为在九江的工作经历,对他现在帮助很大。他说:“如何从技术干部转向行政管理干部,九江的经历让我做好了准备。现在面对市场开发、战略规划等问题,就比较熟悉了。”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周世宁都尽职尽责,做得非常出色,可谓“随时听从组织的召唤”。2007年8月,周世宁正式出任昌河汽车总经理,担当大任。
昌河复兴计划的领航人
身为总经理的周世宁责任重大,因为2007年的昌河已经处于调整期。
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让包括周世宁在内的昌河人至今都感到自豪。1991年以后的7年间,昌河微车产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在全国微车市场连续6年独占鳌头,占据36%的市场份额。那时,在全国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昌河微面的身影,北京的出租车很多也是昌河微面。
进入本世纪以来,形势突变,昌河不断被竞争对手赶超,市场占有率逐渐被侵蚀。昌河陷入了低谷。从2004年开始,昌河汽车几番换帅没有多少起色。在这样的背景下走马上任的周世宁,承担的是昌河复兴的大任。
昌河所处的困境、员工的殷切期盼以及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都使周世宁倍感压力。然而,温和的周世宁骨子里有股韧劲,绝不向困难低头。“我奉行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对手越强大,我越要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他说,“我要带领昌河在中国汽车行业谋求一席之地,逐渐壮大起来。”
周世宁首先给昌河进行了诊断。“昌河微面的技术特点比较适合乘用车,当年微面主要用来乘人时,昌河非常有优势,发展得很快;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微面主要用来拉货,或者客货两用。昌河没能及时进行产品调整,所以落后了。”
找到问题症结后,便对症下药。周世宁带领昌河提出了“三年复兴计划”,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预计在2011年实现扭亏为盈。目前来看,该计划有望提前实现。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刺激,今年前7个月,昌河北斗星销量同比增长46%,福瑞达销量同比增长33.7%。“我们的经营情况已大幅好转,今年可以大幅减亏,明年就可能扭亏为盈。”周世宁兴奋地说。
小排量车的坚定拥护者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周世宁再次来到井冈山,学习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尽管我们现在还很困难,尽管我们现在还比较弱小,但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未来一定能壮大起来。”
周世宁所说的正确的路是“走节能路,造精品车”。早在多年前,周世宁就看好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前景。他认为:“从我国人口和能源现状看,小排量车最终会得到大发展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出台了鼓励小排量车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但他认为小排量车的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建议国家延长鼓励小排量车的政策。他认为:“至少得5年,才可能真正引导消费者崇尚使用节能的小排量汽车。”
周世宁曾多次出国参观考察。他听到,现在有一些西方国家在批评中国“占用了太多资源”。所以,“发展小排量车正有利于中国在世界上树立更好的形象”。
目前,周世宁带领昌河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精品小排量车的道路,他要把昌河打造成中国的铃木。“昌河的小排量车是安全、节能、耐用、环保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车。”他表示,一定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这个目标。
上任两年多来,周世宁觉得,自己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并且有所回报,但仍然倍感压力,汽车行业是“一个不努力就会走向地狱的行业”,“必须干好每一件事,绝对不能松懈。”他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