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柱庭:“微客载货”相关法规短期内难改变
《中国汽车报》:交通管理部门是怎么看待汽车下乡政策的?
张柱庭:汽车下乡政策实施以来确实对我国交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国家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车和路是互动关系,交通行业在前两年就关注到农村公路的问题,十一五期间“通达工程”投了一千亿元,专门解决农村公路的问题,奠定了汽车下乡的基础。
但农村公路建设依然还有很重的任务,解决农村公路的建设问题,中央定的政策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扶持,社会各方参与,村庄道路还要村民民主决策,这有农民自身建路积极性的问题。过去有些地方没有车,没有这种需求,但是从今年汽车下乡以后,老百姓对建路开始有需求了,这对公路建设的促进作用很大。
《中国汽车报》:车与路是相辅相成的,除了对“路”的促进,汽车下乡对交通运输行业来说,还有什么作用?
张柱庭:交通运输业也有一条产业链,汽车下乡对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也有重要作用。交通一体化除了公交和道路客运要实现经济政策上的一体化,要求维修业、货运站场、货运业、汽车租赁都发展起来。过去农村汽车少,这些相关行业都没有发展起来,现在汽车下乡后必然会带动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汽车下乡后对道路交通安全也有促进作用。三轮汽车、低速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是目前农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比较高的车型,汽车下乡后微车可以替代低速货车等承担的运输任务,这十分有利于农村交通安全管理。
《中国汽车报》:“汽车下乡”确实是一项惠农利农的政策,不过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黑车”数量迅速飙升,不少买微车的农民朋友抱怨在路上常常挨罚,为什么会这样?
张柱庭:这是经营管理的问题。据我了解,汽车下乡后这个问题更为严重了。按照现行的交通运输法规,从事客运和货运是必须办理行政许可的,如果未经许可从事客运和货运是“黑车”。“黑车”目前的查处是非常严厉的,非法经营出租,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是可以罚款两万元,非法经营道路运输最少罚三万元。
《中国汽车报》:农民用车毕竟与城市不同,运输管理政策对农民朋友而言是不是有点严格,他们大部分人买车都是作为生产工具,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办理运输许可证是不是每年还要交一笔费用?手续也比较麻烦?
张柱庭:过去我们运输的行政许可确实存在着严格管制的问题,要收管理费,从今年成品油消费税改革以后对审批已经不再收费了。如果是货运,只要符合交通部规定的车辆标准就能够得到审批,并不复杂。我觉得媒体的宣传不要误导农民朋友,以为买了车就可以跑运输,要告诉他们先办证。
《中国汽车报》:微客可以从事客运吗?
张柱庭:微客从事出租客运目前有障碍。国家目前在规范整顿出租行业,从去年年底国务院发布通知要求稳定出租汽车行业以来,全国对出租车的审批处于暂停状态。要求农村的微客从事出租车经营目前条件不成熟,如果说微客都来从事出租经营的话,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经营上的混乱,也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中国汽车报》:还有“微客载货”的问题,大部分农民对微车的需求是既要载客又要载货,但是上路后会被罚款,现有法律对“微客载货”是怎么规定的?
张柱庭:《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是客车不能载货,货车不能载客,如果出现混载就是违法行为。现在农村微车多了起来,这个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了。
《中国汽车报》:解决这个问题法律上有障碍吗?
张柱庭:当然有,首先是程序上的困难,人大的法律、国务院的法规要修改都要走法定程序,不是说谁一提意见就马上能够修改,人大的法律修改是要一个省的代表团提议案,30个人大代表联名提议案才可以改,程序启动起来就很困难。其次,我们需要研究当客车载货货车载客时对安全有没有影响,因为毕竟安全是涉及到人的生命的,对生命有影响的话其他的问题就得让位了。
《中国汽车报》:既然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并且正越来越严重,就目前可行的办法来看应该如何解决呢?
张柱庭:我觉得现阶段还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来解决更为合理一些,而不是动不动就想去修改法律。现有法规对客车非运营性载货是允许的,“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厢外不得载货”,也就是说车外面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厢是可以载货的。我倒觉得生产厂家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动动脑筋,对车的设计做一些相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