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玉祥:将校车提案进行到底
“我要将校车提案进行到底!”
继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玉祥提交了关于校车的提案后,今年两会,汤玉祥再次将校车作为提案,并在方得网记者的采访中表明了对校车问题的坚定决心和不变立场。

将校车提案进行到底
对于校车问题,汤玉祥为何如此执着?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专用校车作为满足学生交通安全需求的最佳方法,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除此之外,使用专用校车集中接送学生,还能显著提高车辆和道路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能把家长从接送学生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提升社会人力资源效率,提升家长生活品质,提高人民幸福程度;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谈起推行专用校车的益处,汤玉祥如数家珍,“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为何不做?”
在社会的日益关注下,近年来我国校车在标准制定、制造水平及实际运行等方面已初见成效。首先,在校车标准方面,继 2010年国家推行《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后,2011年底国家对《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国家校车标准(草案)进行重新修订并征求意见,新标准计划今年出台;其次,在校车产品方面,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企业的制造水平已完全能够满足目前的校车制造标准及需求,而且众多厂家都在积极研发校车产品,校车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产品性能也在稳步提升;最后,在校车的推广及运营方面,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各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纷纷响应,投资购买校车进行试点运营并形成示范效果。
在汤玉祥看来,虽然校车的推广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其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校车运营是校车推广的最大软肋,这也是为何今年我的提案围绕校车运营展开的原因。”汤玉祥表示,“校车运营在中国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不同以往的车辆运营模式。一些地方在运营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导致运营不畅,没能很好地发挥校车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及配套体系,解决校车运营难题,保证校车良好运行,让孩子们尽快坐上安全校车。”
$page$
从实际出发关注校车运营
今年两会,汤玉祥递交的提案为《关于建立健全校车运营法律法规,加快校车融入学生生活的建议》。相比去年的提案,今年的提案则重点在于“校车的运营管理”以及“如何推进校车的更快发展”。
提案中,汤玉祥指出,目前我国处于校车运行的起步阶段,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存在大量不规范现象。例如社会车辆冒充专业校车的现象普遍存在,自2010年7月1日国家开始实行《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后,为了保证日常运行,一些车辆在外观上模仿专业校车,但安全性却能并未提高,这样在实际运行中仍然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安全。
除了山寨校车混淆市场,一些地方投运的专业校车,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部分地方把校车买回去,由于没有合理的运营方案,不能及时投入运营,甚至长时间停放搁置;部分已投入使用的校车,因线路、路权管理等无法可依,造成实际运营困难,甚至存在停运风险。
然而,相比一些积极的地区,更多地区的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相关单位依然心存疑虑,处于观望中——到底要不要上校车?如何筹措资金?以谁为主体购买并管理营运?……这些都是目前困扰校车发展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保障学童安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辆‘钢筋铁骨’的车,更需要过硬的校车运营方案。”汤玉祥表示,“现在,一些人还存在‘有校车就安全’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学童交通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系统的法律法规、车辆运维管理、司乘人员培训体系等,才能让校车安全地跑起来。”
关于校车的几点意见
在意识到校车的重要性后,作为中国客车的领导者和率先致力于专用校车研发的客车企业,宇通客车当然有立场、有资格、有义务在校车问题上献言献策。
据汤玉祥介绍,针对校车问题,今年他代表宇通客车向两会提交了四项建议,即:国家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推广宣传,普及校车文化。
“希望国家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汤玉祥认为,应从不同方面着手落实校车的运营。从国家层面上而言,校车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并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从地方层面而言,可由地方政府牵头确定责任管理部门及协同机制,进行多方协作、联合管理;从校车营运模式而言,应强化经营主体的专业能力,引入专业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通过立法建立全方位的保障体系,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加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技术条件、安全标准的出台,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让优先路权、避让、通行规则等规定,尽快落实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去,促进校车全面发挥价值;从校车文化方面而言,建议设置国家“校车日”,通过宣传、媒体及其它活动形式,加强全民的校车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