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系轻客市场竞争关键在于精准定位
3月26日,江淮星锐在武汉上市。自2010年11月29日星锐在合肥正式下线后,星锐的市场开拓工作正在进行中。据称,到目前为止,星锐已有30多家经销商。无独有偶,2010年11月,东风股份A08项目首辆ET(小批量试装)试制样车在东风股份商品研发院下线。据透露,新品牌将于8月发布。这两款新产品会给欧系轻客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欧系轻客应该如何开拓市场?记者邀请了3位欧系轻客的经销商,请他们就这些问题各抒己见。
$Next$
主持人:作为新产品,星锐目前的市场开拓情况如何?南京依维柯和全顺是欧系轻客市场的两大老牌势力,近来的销售情况又是怎样?
王宗文:星锐的品质和性价比都比较好,同时还有江淮自主品牌的优势,再加上星锐后续产品线的延伸,市场走势还是不错的。3月底我们刚开始销售,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意向用户。我们是星锐经销商中开业较早的一批,今年4~5月,星锐的销售网络会更为完善。
雷兆震:今年我们的销售情况还不错,同比增长15%左右。
李 勇:今年我们的销量同比提高10%左右。在上海,南京依维柯更多的是作为生产型用车,这部分需求是刚性的,比如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国家规范其用车,使得南京依维柯销量上涨。买南京依维柯的用户选择波动性小,就是在全顺和南京依维柯里挑。不过,这个市场是有周期的,也就是俗称的大小年,一般来说车辆的淘汰周期是5年,现在正好赶上换车的高峰期,下一次换车高峰就要到3年以后。不过,上海的销售情况不能代表全国。北京、上海是南京依维柯销售最好的两个区域,北京的政府采购较多,上海是因为拥有着很多跨国公司的总部,政府采购和跨国公司采购有个共同点,就是集中购买,但是购买的车辆并不全在本地使用。
主持人:星锐和A08的加入会给欧系轻客市场带来多大变化?在大家看来,欧系轻客应该如何开拓市场呢?江铃全顺和依维柯不久前都降低了价格,这是不是应对新进入者的手段?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将,作为经销商,是否需要厂家更多的政策支持?
王宗文:星锐面对的用户群是商务接待、客货两用、通勤旅游、物流快运、专业改装、校车通勤、客运旅游、医疗救护、公检司法、专业物流、冷链运输、工程服务、金融押运等。
星锐目前仍处在导入期,我们希望厂家能把产品做得更好,并更快地上市新产品、拓宽产品线。目前星锐只推出了柴油车型,售价在16.8万~19.8万元,后续还将推出汽油版车型。一款产品并不能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不同用户对产品有不同需求,很多潜在用户之所以还没有购买,是因为还没有他们所心仪的车型。很多用户在网上看到了星锐的资料,来电咨询后才知道自己喜欢的车型还没有上市,只能再等一段时间。
至于商务政策,我认为每个厂家的商务政策都大同小异,更重要的是产品。欧系轻客用户看重的是性价比,包括产品品质、售后服务等,只有综合实力够强才能赢得用户。
在市场开拓方面,星锐有个做法是比较好的,就是整车质保里程为24个月或8万公里,发动机质保里程为24个月或25万公里,这高于国内轻客行业的整体质量担保水平。这既因为星锐是新产品,厂家这样做能让用户有更多信心,同时也表明了厂家对产品的信心。
雷兆震:之前欧系轻客市场主要是江铃与南京依维柯的竞争。目前我还不了解星锐的定位,不过其上市肯定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最终结果怎样还不好预测,这要取决于其厂家的定位、发展方向,因为有些欧系轻客的定位是商务车,有些定位是城市物流。
不久前,全顺最高降价1.5万元,主要针对长轴距车型,因为之前全顺短轴距车型的价格已经做过两次调整,而长轴距车型的价格一直没有变化。
我从2002年开始销售江铃全顺,我认为,欧系轻客市场开拓的实质就是借助宣传让用户认识、接受这个品牌,从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总之,维护好客户关系很重要。欧系轻客的用户群对产品的品牌基础和售后服务很重视。
李 勇:厂家的商务政策是有限的,如何开拓市场、能取得怎样的效果,不是靠经销商采用的具体手段,而是由厂家的战略性定位决定的。
即使没有新竞争对手,南京依维柯也是会降价的,降低的部分不仅仅由厂家承担,经销商也要让利,因为市场是厂商双方在做,不能仅依靠厂方。全顺、南京依维柯降价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老车型,新产品不会降价,而是采用增加配置的方式。
主持人:各位认为欧系轻客的市场前景如何?
王宗文:我认为星锐的市场前景很好,否则我们也不会做。欧系轻客的市场很大,同时竞争不充分,之前只有南京依维柯和全顺两家,星锐的加入,让用户能以更低的价位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雷兆震:今后欧系轻客的市场容量会扩容,不过油价不断上涨,高油耗的欧系轻客份额能有多大难以估计。
欧系轻客的特点是四平八稳,作为客车它很结实安全,作为物流用车它很宽敞。但欧系轻客的参数是按照欧美人的体型设计,因此其尺寸大、自重大、燃油经济性差,大多使用柴油作为燃料。我认为,大型轻客应该主推柴油版。
日系轻客的参数是按照东方人的身材设计,其优势是车身小、重量轻、灵活舒适、更偏向于商务车、燃油经济性好,更适合使用汽油作为燃料。
李 勇:我也这样认为,10座以上的轻客产品适合使用柴油,现在油价这么高,使用柴油更划算。
欧系轻客的市场前景很好,要不也不会有这么多新进入者,想在这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有很多,而且之前的竞争对手很少。不过,这个市场的容量还不大。此外,如将市场进一步细分的话,物流市场的份额更大,客运市场并不大。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欧系轻客的短轴车型比日系轻客少一排,用于客运的经济性不好;二是日系轻客是非模具化的,产品更新速度快,2~3年就能换一次车身,欧系轻客是模具化的,车身更新慢。而客运车辆对外观要求较高,外型变化慢的欧系轻客不适合。物流用车不需要外型上有太多变化,只追求经济性和回报率,而且过于复杂的外型也会提高维修成本,因此,欧系轻客更适合作为物流用车。
主持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物流和专用改装市场需求在提高。有人把欧系轻客比作商用车市场的蓝海,数据显示,欧系轻客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提高,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在12%左右,增速为整体多功能商用车市场的2倍以上。
不过,几位欧系轻客经销商均表示,欧系轻客能取得怎样的市场业绩,关键在于厂家的定位,而不是经销商层面的开拓,这个问题值得厂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