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客车市场纯电动遇阻 什么情况?
河北一直是众客车企业看重的市场,某企业河北地区负责人张伟(化名)介绍,该企业在河北区域每年的销售额基本都维持在1亿元左右。其中,公路客车销售占30%左右,旅游客车在30%~40%之间,剩下大约30%的市场则由班车、校车等瓜分。而公交市场,则被少数几家企业牢牢掌握,从之前的黄海到现在的珠海广通、中车电动,其他企业想进入颇不容易。
不过,这一情况在去年发生了彻底改变——纯电动大卖,特别是轻客。而在今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等政策 纯电客车销售遇阻
走访中不止一人向记者调侃,河北是污染大省。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中旬公布的世界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显示,中国PM2.5浓度最高的前五座城市均位于河北,分别为邢台、保定、石家庄、邯郸和衡水。
所以,河北是对新能源客车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可是,不久前的一则新闻让人大跌眼镜。河北沧州上百车主购买了新能源客车,但是却没有拿到相关政策承诺的新能源补贴款。当地财政部门有关负责人称,补贴款的专项资金出现了6个亿的缺口。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先看一组数据,2013~2015年,河北省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1323辆,折合标准车199689辆,超出预定推广目标40.8%。
再把时间定格到2015年。当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客车产业发展迅猛,河北自然也不例外。“在传统能源客车整体较低迷的情况下,借助新能源客车出色的销售业绩,我们超额完成了当年目标。”张伟表示。
鉴于上一年的良好表现,张伟和团队上下决心在2016年“大干一场”,但这一想法却在今年变得悬而未决。
去年,河北拿出10多亿补贴新能源汽车。谁承想,在高额补贴带动下,河北当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达21000辆,补贴金额50亿元,远远高出预期,钱“花超了”导致今年的补贴政策发生改变且至今未出台,再加上年初的“骗补”风波发酵,以及国补、地补的逐渐退坡,市场形势一下又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