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汽车行业 出口 

诸多不利因素影响 中国汽车出口难提速

时间:2014/3/26 9:14:19来源:国际商报作者:责编:0条评论

 

根据汽车出口行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出口特点,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出口行业形势越是困难,越有利于我们发现和分析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汽车出口厂商面前也存在着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包括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中国汽车生产制造厂、汽车出口商在内的中国汽车出口行业应该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全面做好2014年上半年市场开拓、订单落实、合同执行、订单储备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平稳开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机电商会汽车分会和相关出口企业正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创新发展。

 

首先,各汽车出口厂商努力抓住机遇,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中国主要汽车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和并购、对外技术输出、对外产能输出,不但能够变单纯的汽车产品出口模式为产品、服务、生产和管理综合的高附加值出口模式,而且能够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有效规避各类贸易壁垒。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获得国外市场的服务网络、市场先机;可以直接获得国外企业的系统平台,包括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跨国投资正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遍。

 

其次,行业组织积极响应汽车出口厂商发展的需要,积极研究、推动解决我国汽车出口运输问题。

 

2013年,机电商会汽车分会组织主要汽车出口厂商、航运企业、船厂和相关投资方对该问题进行了共同研讨,达成了各方应共同努力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的共识,提出了为克服运输问题,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2014年,商会将继续推动解决出口汽车运输问题,力争找到切实可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路径,并开始筹备实质性操作。

 

再次,争取信贷支持,形成产业联盟,以项目带动、促进汽车出口。

 

商会将加大工作力度,在汽车行业深入宣传、贯彻国家促进大型成套设备的一系列出口信贷、保险等专项安排和特殊政策,着力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引领汽车出口企业灵活利用出口信贷政策,扩大出口,同时推动汽车行业结合国家政策实现大批量、大规模出口,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合,在适当时间组织上下游企业对接会、交流会,形成产业联盟“走出去”,把量做上去,形成以项目带动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机电商会将积极与国家政策性银行、保险机构和各商业银行研究、探讨促进汽车出口的新机制、新思路,并将组织汽车出口企业与银行、中信保的对接会,沟通思路,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金融支持汽车出口的具体举措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2014年我国汽车出口贸易仍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面临种种困难和新老问题,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中国汽车行业“走出去”的目标不会变,“走出去”的步伐不会变慢,对外贸易继续发展的大趋势更不会改变。

 

出口仍以一般贸易为主

 

2013年全年,我国汽车出口仍然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从数量来看,以一般贸易方式共出口汽车86.7248万辆,同比下降7.7%,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91.8%,份额有所提高。出口金额103.6亿美元,同比下降3.5%,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额的80.9%,出口平均价格1.19万美元/台、辆,同比增长4.5%。

 

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金额16.68亿美元,下跌8.6%,占全部出口的13%,出口数量6万辆,同比增长21%,占比为6.4%,出口平均价格2.74万美元/台、辆,同比下降25%。数量虽然上升幅度较大,但出口金额出现下跌、平均价格跌幅较大。

 

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出口金额4.3亿美元,占到3.3%,同比增加6.3%,出口汽车6752辆,基本持平。

 

汽车出口贸易方式还有边境小额贸易、国家间无偿援助和捐赠及特殊监管区贸易等,但数量、金额都不大。

 

与2012年相比,2013年我国整车出口目的地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排名在前的几大市场发生了一定变化。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继续保持去年的排名,居第一、第二位,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3%和14%;智利由第七上升为第三,金额和数量分别增长28%和26%,上升幅度最大;伊朗由第三下跌至第四,金额和数量分别下降41.8%和33.6%,下降幅度很大;沙特阿拉伯上升一位,排名第五,金额和数量分别下降13.5%和15.6%。

 

俄罗斯市场再次下滑,金额和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3%、23.8%,下降幅度较大。伊拉克、委内瑞拉、伊朗、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我国汽车出口的传统市场均出现大幅下滑。越南、尼日利亚、泰国等传统市场则实现了20%甚至30%以上增长。其他国家如秘鲁、缅甸、哥伦比亚、安哥拉、菲律宾等基本与2012年持平。

 

另外,巴西在大幅提高汽车工业产品税(IPI)后,排名从2011年我国汽车第一大出口市场的位置跌落至第11位后,没有实质向好,继续跌落,目前排名第15,从短期来看,巴西市场难有明显恢复趋势。

 

中国汽车生产厂商自开拓国际市场起,为了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将低价、质差、无服务的产品投入到国际市场,因此造成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制造普遍存在着价格低、质量差、安全舒适性差、技术含量低的印象和误区,这种印象和误区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使我国的产品定位于低端消费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这种局面在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