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企对抗冷市:省出来的都是利润
作为客车行业中的翘楚和佼佼者,宇通客车正是由于其完备的供应链才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客车相对于轿车和卡车,其生产量很低,很多车型都是个性化生产,因此零部件数量繁多。这对于供应链管理就提出了很高要求。每个工位需要的不同零部件是否需要等待或者等待时间最短,就成为决定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宇通在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提升后,可以保证工人们浪费在等待的时间最短,因此其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造出最多的客车。
姚蔚早年在走访上汽通用五菱生产车间时,曾经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汽通用五菱的流水线上,车间主任一直在计算每个工人的工作时间,询问后才知道,原来他是希望通过精确地计量来实现科学分配任务,减少工人之间因工作节奏不同而带来的等待时间。上汽通用五菱的做法,科学地实现了生产任务的均衡分配,节约了时间,减少了等待带来的浪费。
无独有偶,陕汽生产线的车间主任,也在为如何均衡分配每个工人的工作量而努力。近年来,陕汽下大工夫推广精益生产,减少浪费,均衡工作量是个持续进行的工作。因为每个工位都在持续改善,而改善的程度不同,因此每个工位在缩短工作时间的同时,会存在差距。这样,车间主任必须随时调整相应工位的工作内容,才能保证每个工位花费的时间大致相同,以减少工位间的等待时间。
另外,设备的故障,也会造成等待。要避免对设备的等待,就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不仅如此,零部件的运输距离过长,也会增加发生等待的几率和时间。因此,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往往需要缩短物流距离。比如,把零部件工厂建在企业附近,或者在整车企业周围建造中转库,都是不错的办法。
在这一方面,法士特已经用精益物流拉开了与国内很多企业的差距。在法士特的宝鸡生产厂区,法士特正在构建精益物流体系。法士特的零部件仓库已经像宜家家居的仓库一样,都是非常高的货架(两层楼高),每个货位都有编码,送达和取用什么零部件,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定位在哪排那层什么号,叉车可以一步到达货架,快速装卸零部件。法士特的生产车间里,已经越来越少看到堆在地上的大量零部件。
三现管理 减少管理人员的时间浪费
所谓“三现”,指的是现场、现物、现实,即当发生问题时,管理者要快速到“现场 ”,亲眼确认“现物”,认真探究“现实”,并据此提出和落实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管理人员的行走距离最短,不但能够节省管理人员的时间,更能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在现场,会发现一些还不是问题的问题,提高改善的速度和力度。
现在很多企业在新建生产线时,把车间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建在生产线内,比如东风商用车、联合卡车以及法士特等等。在联合卡车的工厂内,车间主任的办公区域紧邻生产线,减少了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沟通障碍,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等待浪费。虽然,“三现”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但是,仍然有很多商用车企业新建的厂房内是没有管理人员办公室的。
其实,生产线是否先进,并不在于建造年代,而在于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法士特在西安和宝鸡有些生产厂房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但就是这些看起来很古老的生产线,其理念确实很先进。这些生产线,都有玻璃隔出来的管理人员的办公室;生产过程中信息化程度很高,所有物品都划定了规定区域,严格位置摆放;并且所有厂房都安装了空调。相反,很多企业在南方新建的商用车或者零部件企业的厂房,却没有空调。如果工人们不能很舒适地工作,又如何能造出很好的汽车呢?
另外,经营生产中强调的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对于减少等待浪费也非常有帮助。物品必须严格摆放位置,易于找到,这样才可以减少工具和物品取用的时间,减少等待。
再有,就是能源和物品的减少浪费。比如,厂房设计时,应该让厂房上透明玻璃瓦的窗口大小和距离合适,以保证让足够的日光照进车间,尽可能解决车间内照明问题。湖北三环和陕汽、北奔的新厂房上的玻璃窗都不够大,这样要不就是采光不足,要不就需要开灯;而法士特新建的厂房,通常情况窗口采光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产需要。
减少浪费,不仅对生产企业如此,对任何企业都是一样。任何一个人和单位,都应该避免无效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