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精益生产 浪费 商用车企业 

商用车企对抗冷市:省出来的都是利润

时间:2013/7/16 9:16:22来源:方得网 作者:杨静责编:0条评论

 

面对近年来商用车市场的逐步下滑,企业如何保证不亏甚至盈利,成为当下的功课。

 

俗话说,穷日子有穷日子的过法。在困难的时候,企业要勒紧裤腰带,从生产中省出一分一厘。反过来说,节约出来的成本,就是利润。

 

那要如何成为一名“巧妇”?如何节省出各类大小成本,“巧”过日子呢?精益生产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长期坚持不懈做的功课。

 

精益生产首先是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那么,对于商用车企业,有哪些“减少浪费”的良方呢?

 

库存是第一大浪费

 

对于企业来说,库存是最大的浪费。大量的商品生产出来后,常因不能及时销售滞留在工厂,形成巨大的库存。这样的生产过剩,十分不利于企业资金链的循环,极易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回顾北奔重汽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其所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从2011年开始,随着重卡行业的下滑,北奔重汽的销量也随之下降,特别在2012年,北奔重汽全年共销售重卡24270辆,同比下降39.6%,降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北奔2012年销量的下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过量的库存。产品生产出来,因不符合市场需求,销售遇阻,造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另外大量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最后有可能贱卖或者卖不出去,这些都会造成企业的亏损。

 

而与其相反的例子是,福田欧曼对于库存的管理。欧曼从成立起,就以销定产,眼睛始终紧盯市场。携手戴姆勒后,欧曼的产品结构更是准确地迎合了市场需求,使欧曼这个重卡市场的后起之秀能够跻身重卡行业前列,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企业做到用需求拉动生产,几乎没有产生整车库存。但是,在零部件的库存上,由于供应链管理不够先进,物流配送环节和距离过长,零部件供应做不到“零库存”,大量的零部件库存不但要占用资金和空间,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工作量。

 

因此,对于商用车行业来说,如何减少零部件的库存量,是绝大部分企业目前需要做的工作。

 

避免动作浪费  减少无用动作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有些动作是直接创造效益的,但是很多动作并不创造效益。比如,工人的行走和取放零部件的过程,都不创造效益。这些不创造效益的动作占用的时间的应越短越好,并且应该尽量减少这些动作给工人带来的工作量。

 

对此,斯堪尼亚的生产线是一个有力的典型。斯卡尼亚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时,很多工具都放在工人腰上的袋子里。工人就像很多发廊的理发师,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工具都在离手最近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时间节约,聚集起来,效果是惊人的。

  

再比如,法士特的新厂房非常宽敞,但是法士特经过持续的改进,把自动化的机器集中起来,原来一个人看三台机器;集中后,一个人可以看六台机器,同时,还腾出了近一半的厂房空间,如果需要产能扩充时,这些空间立即可以增加一条生产线,而不用再新建厂房。法士特这个举措,不但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工人数量,同时也减少了工人行走的距离,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时反而降低了劳动强度。

  

再反观一些重卡企业,新建了宽敞的厂房,看起来很“阔气”,生产线很长,每个工人的工位也不再局促,但工人们要伸手到很远的地方拿零部件。比如湖北三环新建的工厂,非常漂亮,但工人们距离自己取用的零部件太远,这样取用零部件不但浪费时间,也会加大工人的疲劳度。再如北奔新厂房生产线,工人们甚至要走上几步,才能取到零部件,这样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工人体力的消耗。

 

在精益生产中,要严格区分哪些动作创造效益,哪些不创造效益。作为精益生产的榜样,日本的精益生产要求,工人取用零件的距离应该最短,并且保证两手同时工作,避免一只手工作。因此,企业建造大厂房,不妨多留一些空间作为工人的休息区和未来的扩展空间,生产工位还是应该让工人以最短的距离取用零部件。

 

减少等待 均衡任务

 

众所周知,一条完备的生产线,需要很多环节共同协作才能成功运转。过于复杂的流水线路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整条线的工作效率。

 

比如,一辆正在配装的整车,如果由于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零部件的准备不足,而延迟整体生产,这种时间的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因此,汽车生产线在生产中,必须要避免等待。这个等待包括等待零部件,等待上个工序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