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丝路经济带 

多部委密集调研 丝路经济带或出台国家级规划

时间:2013/11/26 8:16:1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胡健 周程程 张静 查道坤 责编:0条评论

 

后发优势需国家政策引燃

 

然而,对兰州借力丝路经济带效应的态度,杨恕显得很谨慎,“无论是空港、铁路都很好办,关键是有多少货物能从这里走。”

 

甘肃省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石玉亭也有同样的担心,“如果路修好了,在甘肃没有节点,那我们只是守路人。”

 

“甘肃如果想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风,没有国家层面的规划是肯定不行的。”杨恕说。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盛最终需要依托产业,目前兰州新区虽然是国家级新区,但是享受的政策优惠力度远不及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石玉亭建议,争取把国家的一些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在兰州新区。

 

利用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交汇中心的优势,发展清真食品、用品以及石化深加工是兰州新区在着力争取的产业支点,后者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其正在争取设立兰州新区“中哈化工园”,以石化产业园为依托,发挥兰州石化公司、中化集团(微博)等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和中亚、西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在兰州新区建立西亚原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体系,建设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打造独具特色的进出口能源储运加工中心,建设国家级现代石化产业基地。

 

石玉亭还表示,兰州是西部内陆设立自贸区的不二之选,它距离中亚比西安近,又不向新疆那么靠西,辐射面积更广阔。“国家也需要在税收的分成上给新区多留一些,财政配套资金多一点,甘肃境内的铁路不只是甘肃企业在用,是整个丝绸经济带的需要。”

 

多省区研究落地细则 “桥头堡之争”还需“冷思考”

 

今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时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相当于正式吹响了中国向西开放中心城市争夺战的开场哨。

 

在这之后,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官员、学者纷纷调研、讨论,各地都力图在这一区域战略中争取到更多的青睐和机遇,而这背后是以西安、兰州等为代表的西部重镇对经济发展的迫切渴望。

 

但围绕中亚五国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如何由愿景落至实处,还存在很多未知。对此,记者力图借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史育龙以及兰州大学前副校长杨恕这三位学者的观点,为读者窥探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振兴的“一斑”。

 

着眼于双方产业互通互补

 

记者: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国内外的战略意义在哪里?

 

史育龙:在新一轮开放中间,以前的重点是面向欧美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向东开发,而未来则将是向东、向西方向均开放或者全方位开放。

 

陆大道:中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中东地区,是我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重要来源。经济带的建设将有助于加强我国和中亚地区在能源生产和供应方面的长期合作,进而从陆上贯通与欧洲各国的大规模通道联系。

 

记者:丝绸之路经济带引发了中亚热,这五个国家的经济现状与和中国合作的前景如何?

 

史育龙:中亚五国经济总量并不大,人口不少,6000多万人。但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差距相当大,哈萨克斯坦去年人均GDP破了1万美元,但是最少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刚刚过2000美元。

 

金融危机以后,中亚各个国家都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比如说乌兹别克斯坦,已经设立了3个工业特区,主要瞄准的就是中国的产业转型。

 

陆大道:中亚是地缘政治的“破碎地带”,也是全球地缘政治的“轴心区”。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实现我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杨恕:就目前中国和中亚的贸易前景,我仍然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中亚五国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缺陷,市场比较分散。

 

中心城市之争需“冷思考”

 

记者: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现在刚刚起步,我们需要从何处着眼?

 

陆大道:经济带已经形成的、有一定优势的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及农业产业化、能源重化工中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加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以及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等。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多样,适合发展别具特色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而在交通运输通道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整个西北地区,国土辽阔,边境线很长,经济发展处于大规模起步阶段,交通运输通道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为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育龙:产能过剩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以承接沿海庞大的加工制造业产能转移、拓展中亚、西亚市场,促进我们现在和中亚、西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是以能源原材料,也就是以油气资源为主的这种情况比较多,应该向加工制造业纵深方向发展。我建议以科技文化交流为特色,丰富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的内涵。

 

记者: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对于争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都出台了类似的规划,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待?

 

陆大道:关于中心城市的发展,经济带的发展要采取点-轴方式推进:以陇海-兰新铁路和同方向的高速公路、通信干线和能源运输线为轴线,以沿线的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和西宁等中心城市和诸多的地级城市为节点城市,呈串珠状展开。

 

我们应该发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三大中心城市的枢纽(及门户)作用,充分利用这些城市经济技术基础较好的条件,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

 

西安市应该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和大型信息、文化中心城市;兰州市则是大型装备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对外开放、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乌鲁木齐市是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我国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枢纽。

 

史育龙:我们应该做好与国内沿线省市、地区的统筹协调,共同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国内沿线省区也在积极考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门户,同时陕西作为丝绸之路战略的起源点,兰州真正成为后方研发技术基地,前方有窗口,中间打造一个大平台。

 

杨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是现状距离目标又比较远,因此国家是否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还并不好说。不能否认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能脱离第二亚欧大陆桥,陆桥沿线地区应作为经济带的核心地区来考虑。

 

我认为中国和中亚经贸往来的基本状况要改变,不是一两代人能做到的事情,至少要提出30年的规划。第二亚欧大陆桥开通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我们做的工作也都还只是一些基础性工作,经济带要建成还是比较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