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高管超75%遭免职 江淮变革帷幕刚拉开
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乘用车销量达167747辆,同比增长6.8%。然而根据搜狐汽车产销数据库显示,瑞风今年前10个月达4.3万的销量已然同比下滑5.43%,而销售主力和悦虽然取得了6.66万辆的销量,但仅同比上升1.88%,成绩并不见得喜人。
而对于该款定位为城市SUV的瑞风S5,江淮野心勃勃的计划今年内的销量达到8万辆的目标,前10个月亦仅完成了1.45万辆。
“我倒觉得江淮的问题不在于它的营销能力上,更多的是在其产品力上不够。“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记者表示,江淮汽车今后应更加着力于产品品质与性能的提升,对自身营销组织架构等频繁调整,反而会对品牌形象产生不好的影响,降低其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亦不利培养用户的忠诚度。而瑞风S5销售的不理想应该还是与整个江淮轿车品牌影响力不够有关。
变革之痛
据媒体报道称,江淮汽车因在乘用车业务上的调整,所以也修改了自身的“十二五“计划。据悉,江淮到2015年的整车销量将从160万下降至100万辆,其中轿车目标销量下调近60万辆,至28万辆左右,降幅超过60%。
意识到乘用车业务开展的难度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后,江淮现已计划将重心放回到商用车的业务上,而乘用车业务则是选择了往“做精做优”的方向上靠拢。
12月15日,四川遂宁市人民政府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签订江淮汽车西南基地建设项目。“布局西南是多年的夙愿,以拓展江淮在西南地区商用车市场的份额。“签约仪式上,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表示。这个未来将形成总产值约100亿元产能的基地,也是江淮继总部合肥、山东青州之后,在全国布局的第三个基地。
在加大商用车业务投资的同时,不禁让人担忧的是,之前在乘用车业务拓展上曾投入数十亿元的江淮汽车,今后又将走往哪个方向?
在去年4月江淮发布的一项高达28亿元的增发计划中,其中22亿元将用于建设乘用车基地扩建项目,新增一条B级车生产线,另有6亿元将投向年产20万台高性能汽油发动机项目。但这增发最终被江淮撤回,28亿元的资金通过江淮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分批投入。
此外,江淮随后还一次性通过了3项利用自有资金投资计划,包括HFC7131系列轿车新车型车身模夹具项目、15万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项目、年产5万台DCT自动变速器齿轴件项目,共计投资金额高达12亿元。
按照此前的搭载计划,新款1.5TTGDI发动机加DCT变速箱原本将搭载到和悦车型上,但早期据江淮相关负责人透露,新款动力组合将首先搭载在瑞风S5身上。此外,该套动力总成后续还将陆续搭载在江淮汽车旗下的中高端车型上。
据了解,自江淮首款轿车宾悦2008年上市至今,江淮在乘用车上已累计投资逾80亿元,但由于销量不佳,该款车连同同悦和瑞鹰一同进行了停产。“宾悦是我们第一款轿车,推得不够顺利,但对江淮来说是良好开局。不够顺利就是卖得不多;良好开局就是拉动江淮研发体系、生产体系、制造体系、营销体系、供应链体系以及管理体系建设。”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曾对媒体表示。
此前,安徽江淮汽车高层曾表示,在目前轿车重点仍集中在A0级和A级车的情况下,明年江淮汽车将发布6款新车,涉及两款轿车和四款SUV。其中和悦A20将于明年年底发布上市,同时,明年8月江淮还将发布一款C级轿车,以企图改变以往单独依靠MPV盈利的单一局面。
“在本来的产品在中低端与中端并没立稳阵脚的情况下,贸然地向中高级轿车发展,江淮未来在乘用车的业务上仍面临着不少的风险。”上述分析师表示。
最近,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引入外部投资者以优化内部股权结构。据悉,除控股股东安徽省国资委外,建投投资、合肥实勤投资两家将持有江汽集团29.63%的股权。业内人士分析,这次调整不仅有助于江淮优化内部股权结构,也可能为未来的国企改革埋下伏笔。一连串内部与外部的调整迹象正在表明,江淮这次变革的帷幕才刚刚拉开。
12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自主品牌轿车的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2.5%。今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比上年同期下降1.3%,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这样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未来留给江淮汽车调整试错的空间已然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