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松:商用车企应担起新城镇化建设重任
随着两会的召开,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提出的“新城镇化”政策成为当下最核心热点之一。要顺利推进“新城镇化”政策,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民生问题。在此背景下,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蓝青松表示,商用车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商用车企业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在应对“新城镇化”上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雾霾敲响环保警钟 汽车亟需排放升级
雾霾是近几个月来,对中国人民产生极大困扰的一大“毒瘤”。而同时,有些人也认为,雾霾虽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但也敲响了环保警钟,促使人们乃至政府必须积极面对空气质量的问题。蓝青松就比较赞同这种观点,他表示:“国家实行国Ⅳ排放标准推迟到了今年7月1日,这已经是第二次推迟。前一段时间还有在讨论是否要继续推迟,但是通过雾霾天气,我判断没有一个政府敢(我用这个敢字)再推迟。”

上汽商用车公司总经理蓝青松
“汽车尾气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要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和实际的还是排放标准和油品。”蓝青松指出,从国Ⅰ到国Ⅱ,国Ⅱ到国Ⅲ,平均排放标准每升一级,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可以下降40—50%。
他进一步举例指出:“我们有一个数据,就是北京和上海大约都有十几万辆黄标车,如果北京和上海能够把十几万辆黄标车淘汰,就相当于同排量的300万辆国Ⅳ车的排放。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对于油品问题,蓝青松感慨地说道:“我国油品含硫量太高,现在还有两千个PPM。这次油品的改进如果能够做到50个PPM,到欧Ⅴ,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改进速度!”
据悉,在排放升级方面,上汽大通始终领先于全行业。其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第三代高压共轨技术的发动机,除了做到发动机排放的国Ⅳ标准,更积极升级国Ⅴ标准。虽然“曾经上市之初,上汽大通符合国四标准车型在部分地区无法销售,遭遇被迫从国Ⅳ降到国Ⅲ的尴尬”,但是上汽大通始终没有停止排放技术升级的脚步,并成为行业内排放升级的引领者。
校车需求量大 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在国外用校车解决小孩上学问题,而我们很多地区是就近入学,看似不存在校车问题,但是在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优质教育资源还是紧缺的,必然不可能解决就近入学。”对于校车问题,蓝青松表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校车存在的必要性。

上汽大通V80校车
据蓝青松的推断:“按照我们中国在校的学生和城镇化情况,校车行业估计每年大约有十万辆的需求,整个需求量可能要有一百万辆的规模。”如此大的市场需求量,加上政府的鼓励,“校车市场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增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