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客车企业 公交企业 需求 

刚需增长经营好转 公交企业购买能力提升

时间:2013/7/16 9:06:33来源:商用汽车新闻作者:薛亚培责编:0条评论

 

公交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客车行业长期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很多客车生产企业都会控制公交车型占公司全部车型中的销售比例,甚至不太愿意做公交订单,因为公交企业经营状况大多不理想,销售公交车不仅利润不高,且存在回款慢、款项长期拖欠甚至坏账的情况和风险,影响客车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很多地方的财政都不富裕,像公交这样依赖地方财政生存的企业,如果又不受地方政府重视,自然生存艰难。”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事实上,在全国许多地方,公交企业举步维艰的状况都是常态。

 

这种状况如今已有所改善。“实际上,近年来公交车在客车销售中所占比例增加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各个地方,包括国家层面对公交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公交企业逐步脱离了原来那种‘丐帮’的形象,其经营状况好了很多。”李笃生说。

 

林西也有公交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的感觉。“尤其现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都上来了。一些是城市一体化的推进,一些是城郊线路等城乡客运转成公交化运营,还有一些是原来不通公交的县城现在通了公交车。”他说:“不过这也不是普遍现象,有些区域好了,也有些区域可能还是不好。要看地方财政的配合情况,毕竟国家很多政策是上面下文到地方财政局,再由地方财政局拨款,而各个地方拨款的力度和周期都不一样。”

 

尽管如此,长期来看,公交企业的发展向好。“城市拥堵、污染治理、环保形势,这些都使得发展公共交通是大势所趋,国家会更重视,地方也会增加投入,再加上各个城市道路建设的完善,这些都是利好。”林西说:“在目前经济大环境放缓的情况下,公交车的增长应该不会猛涨而是趋缓,但增长率保持在25%没有问题,而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付款方式改善不大

 

“从去年来看,一些公交公司的付款方式很不错,有些订单非常好,首期付款能达到90%,公交企业还不上款的情况也好了很多。从这个侧面就能看出,目前公交企业的经济实力比原来强得多。”李笃生说:“销售公交车的整体盈利水平也好了一些。毕竟目前来看,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销量的增长,成为客车企业盈利的一个主要细分市场。”

 

胡先生则表示,可能个别客户付款会“痛快一些”,但更多公交客户依旧“不会痛快付款”。“现在基本上大多数公交客户都会如期还款,但之前已经养成了行业习惯,他们有钱也不会着急给,毕竟钱拿在自己手里终归是好事。”对于拖欠款项,他介绍这种现象一直都不多,“肯定都会还的,就是及时性的问题,这方面没什么改善”。

 

而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销量的增长虽然能够拉动公交车整体的销售利润,但也是很有限的。“虽然新能源的盈利较好,但它的量是有限的,占公交车整体销量的比重还不够大,对整体盈利作用不大。”胡先生补充说。

 

林西则表示,在付款方面,基本上国有公交企业付款不会很困难,而私人企业虽然也能拿到财政补贴,但其付款存在个人行为。“私人企业大多是利益最大化,考虑得更多,很多不愿意痛快付款,比如车辆在运营期间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被他们拿来做借口拖延付款。”他解释说。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各地政府都在推进公交资源的整合,将私营、个体经营等多种性质的公交企业收归国有。“现在私人公交企业越来越少,加之公交车的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因此公交车的回款也相对理想些。”林西介绍说:“而且现在很多大的公交公司也基本上不会再跟小的客车企业合作。”

 

于怀勇则表示:“公交企业虽然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说财政状况不错也还谈不上。据我了解,不少公交企业的支付能力在供应商中口碑还是很差。”而这与公交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有关。“比如深圳对公交企业采取成本利润率核算,保证企业有6%的成本利润率。但政府财政部门的核算很严格,管理也很繁琐,效率也不高,拨款周期很长。一旦公交企业的资金核算跟不上,严重的企业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那就成问题了。”

 

有公交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亟待政府改进工作效率和简化补贴流程。“有的公交企业8个月甚至一年多不给供应商付款都是常事,甚至有的配件都用烂了还没付款。因此现在很多供应商都不愿意跟这些公交企业做生意,不少公交企业在市场上口碑非常差。”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