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长安汽车集团 东风汽车 

央企汽车重组发枪 是盲婚还是自由恋爱?

时间:2009/11/9 8:49:19来源:吴琼作者:吴琼责编:0条评论

 

    多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周一,中国汽车业的央企重组终于破题。

 

    11月10日,两大央企将开启汽车业务重组大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为这一次汽车央企重组的主角。

 

    在我看来,这起看上去是拉郎配的央企“婚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先谈谈正面影响。 

 

中国汽车央企“坐”大

 

    兵装和中航集团的联姻,或者说后者将汽车业务交给前者管理,中航集团仅作为股东存在。这是一种时代的变化。

 

    面反映了央企重组进程加快,汽车央企只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侧影。

 

    此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强调,中央企业要坚持突出主业,严控投资方向。下半年要加快推进央企联合重组,加快央企行业板块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清理亏损企业和非主业板块,进一步将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

 

    据国资委网站上的中央企业名录显示,目前约有中央企业136家。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国资委掌控的央企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源于重组),从最初的196家减少至不足140家。按照计划,2010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会减少到80家至100家。

 

    这当中,有多是汽车央企,大家一看就能明白。而汽车央企重组难,已经是多年以来业内共知的常识(地方利益、集团利益制约了汽车央企的重组),弱者恒弱的局面已经僵持多年。

 

    或许正因为这些令人失望的表现,近五年来,如果谈到国有汽车企业和民营汽车企业,赞赏可能更倾向于民营汽车企业。一方面源于民营汽车企业在自主品牌方面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源于民营汽车企业的盈利能力似乎多数高于国有汽车企业。君不见华晨汽车继续在“亏损”的边缘,而曾经“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闻名的吉利汽车已经坐在前十强的位置。

 

    至于未来会有多少汽车央企将进入重组大军,目前尚无法知晓。但既然两个重磅央企如此迅速谈拢重组或者合作一事,在榜样的作用下,自然会有其它效仿者。

 

    此外,我们不妨看看今年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型车企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可见,这也是今年央企跨区域重组的第一枪)。
打响了央企重组的发令枪后,下一个将是谁?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这两大央企打算如何?这两个多年来对兼并重组不感兴趣的汽车央企有何打算?我想,听到他们有喜讯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第二,中国兵装和中航集团的联姻,将构建一个大长安汽车集团,将对前四强的格局或者说未来战略产生一定影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航集团将汽车业务注资兵装下属公司后,最终将形成一个大长安汽车集团。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长安汽车累计产销量突破100万辆,其董事长徐留平更预测全年销量将为130万至140万辆。据了解,如加上哈汽集团、昌河汽车销量,则长安汽车集团的产销量将超过160万台。

 

    160万辆,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两点。其一,离200万辆的门槛越来越近,离政策更大程度的倾斜更近。按照今年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规定,未来将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按照目前长安汽车集团,或者说其最主力细分市场——微车的发展态势看,长安汽车集团最迟2011年底将完成这一目标。

 

    其二,长安汽车集团不仅能巩固前四强的地位,甚至可能跻身第三名。2008年,长安汽车共销售汽车86万台,国内年销量排名第四。比东风汽车集团低46万辆。这项收购后,长安汽车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的差距不仅缩短,甚至不排除有追上东风汽车集团的可能性。 

 

“盲婚”还是两厢情愿的佳偶?

 

    如此迅速的成为闪婚,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但这是一场盲婚?还是一场你情我愿的自由恋爱?或者是家长、结婚双方共同属意的天作之合?

 

    也许第三种猜想的概率较大。看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关键要看这场联姻将产下啥样的娃。李荣融曾经说过,中央企业近几年重组并购进展很快,并未出现大的波动。重组并购目标是要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力争不仅做到1+1大于2,甚至进一步做到大于3。 

 

    兵装+中航集团的汽车业务变成什么?大于1?大于2?还是大于3?需要看长安汽车能给中航原汽车业务什么?或者说中航汽车业务有什么短柄,而这短柄恰好是中国兵装所拥有的。看来看去,似乎兵装汽车业务有多处强于中航集团,比如汽车研发、汽车销售等领域。而中航集团所强的并不在汽车领域。

 

    不过,这个世界并不是你比他强,你和他做搭档就可以强于最初的自己。国资委能否如愿还需要看整合的效果。

 

    短期来看,这起重组对中国兵装集团来说未必有利。或者说对长安汽车集团来说,也未必是件十全十美的事。比如说中航集团下的汽车业务亏损严重,如今出手后自然将包袱转给了中国兵装集团,转移给了长安汽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