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客车:规模化发展成就燃气客车专家(图)
七十年的创新与坚守,铸就了恒通今天“燃气客车专家”的美誉,从之前的“公交运输方案解决专家”,到今天的“燃气客车专家”,恒通的创新步伐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这其中倾注了恒通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燃气客车专家”是恒通人实实在在对“专业创享价值”企业理念进行实践所获得的认可。
差异化战略打造恒通品牌之路
七十年的风雨兼程,恒通人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创新,续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客车界的传奇。其成功的历程对于恒通客车本身而言可以说是一部宏伟的创业史,令人称奇;然而对于整个中国客车而言,恒通的成长则直接推动并见证了中国客车业七十年的巨变,值得回味。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始建于1939年,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燃气客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是新中国燃气客车制造先驱者和推进者。早在公司成立之初,恒通人就注重自主研发的能力的提升,以差异化战略布局市场,力图在能源动力上取得长远性突破。恒通客车对燃气客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中国第一台燃气(木炭)车的诞生,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发燃气客车的先河。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恒通客车于 1960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正规化天然气客车,从而克服了自然灾害期间汽油短缺的困难。1977年5月,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压缩天然气客车在恒通客车厂区成功下线,天然气客车也就此逐步打开了西南市场,一举轰动全国。这些数字清晰地记录下了恒通早期发展的历史轨迹,在差异化战略下为恒通品牌之路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前瞻性的市场眼光,恒通高层意识到天然气客车将成为市场的下一个热点,于是相继投入数百万元资金,成立了燃气客车研究所和燃气发动机实验室,并引进添置了数控开卷校平机、数控自动车顶蒙皮电焊机、多维数控弯管机、数控前轮定位校正仪、液压整车骨架组合机构、全天然气烘房等一流客车生产研发设备,开始着力研究CNG、LNG、LPG等燃气客车。发展至今,恒通燃气客车已经成为客车市场中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一代一代燃气客车就此源源不断地由恒通客车厂区开出,驶向全国并远销海外。基于良好的市场反应,恒通客车的品牌建设之路才得以越走越宽。
规模化发展成就燃气客车专家
2008年1月,万辆产能的恒通工业园在渝北区空港工业园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厂占地面积达27万平方米,拥有各种先进的设备、工装2000余台套,拥有1条机械化程度极高的冲压生产线、1条涂装生产线、2条总装生产线、1条整车检验线。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使恒通客车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和新的突破。作为亚洲最大的燃气客车生产基地,恒通客车拥有由3000余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省级技术中心、燃气客车研究所,并率先成立了燃气客车博士工作站,强大的专业公交客车产品技术研发队伍为恒通的燃气客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90年代恒通厂区
98年以来,恒通开始推行办公自动化管理,在技术上推行了CAD技术。同时,加大产品质量控制力度,率先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国际汽车工业联合会(IATF)颁发的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认证,产品全面通过国家“CCC”认证。近年来,恒通不断在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并在生产、物流、财务、销售、质量等领域进一步推行先进的ERP系统,使公司研发、管理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此外,恒通客车与康明斯等多家先进发动机公司结成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并积极与国内众多汽车院校科研机构、国内国际知名客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通过广泛的社会合作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80年代恒通厂区
通过规模化发展,恒通顺利实现产销量常年稳居行业第一。每年燃气客车产量达4000多辆,产品远销国内12个省56个城市,基本占领西南地区CNG客车市场。到目前为止,恒通成功研发出燃气客车已上国家公告的有40多款车型,产品提供了5-12米不同长度,前置、后置发动机、单燃料和双燃料等多种选择,能满足农村、城市对公交、公路、旅游的不同需求,成就了名副其实的“燃气客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