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法士特 

法士特凭什么“特”

时间:2009/6/12 0:00:00来源:中国汽车报 吕钊凤作者:中国汽车报 吕钊凤责编:0条评论

 

    编者按:在重型汽车变速器领域,法士特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以上,不仅令国内同行难以望其项背,而且使国外对手在中国没有立足之地。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法士特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特殊地位。法士特凭什么“特”?在业界积极寻求关键零部件突围之路的当下,求解这个问题更有特殊的意义。本期,我们组织了一组报道,希望通过对法士特发展之路的剖析,给业界以借鉴和启迪。

 

自主创新关乎国家经济安全 

 

    6月1日,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法士特)高新厂区,一幢现代化的建筑正在紧张施工。长长的塔吊、高高的工程车吊臂、头戴安全帽的工人都在忙碌着。这幢大楼是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旁边全长2000米的试车场也在建设中。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法士特斥资6亿元建设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显示出它对产品研发、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在法士特董事长李大开看来,自主创新的意义深远,既关乎企业发展命运,更关乎国家经济安全。 

 

技不如人的痛 

 

    法士特的前身陕西汽车齿轮总厂始建于1968年,当时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三线”企业,主要为军用越野汽车配套生产变速器、取力器等零部件。1985年,法士特划归中国重汽集团管理,引进美国富勒变速器技术,开始生产双中间轴重型汽车变速器。1999年底,随着重汽集团的解体,法士特重归陕西省管理,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在2000年以前,法士特在重型变速器领域并不突出,法士特人自己估算,当时法士特在同行业排名第五。如何快速发展,领跑行业?自1995年开始出任陕齿总厂厂长的李大开认为,必须自主创新,开发技术先进的产品。 

 

    搞研发出身的李大开深知产品研发的重要性。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几年前,李大开在湖南长沙看到某公司推出的混凝土泵车售价200多万元。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李大开,从德国进口一辆这样的混凝土泵车需要600多万元,他们研发出同类产品后,进口泵车几乎一夜之间就降到300多万元。李大开还了解到,这种混凝土泵车匹配的进口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一台需要20万元,在欧洲,一台这样的变速器只卖六七千欧元(折合人民币约六七万元)。 

 

    “这就是技不如人的痛!”这件事对李大开触动非常大。他说:“没有自主开发的产品,我们只能购买国外产品,只能忍受他们高额的报价。如果涉及军品,即使出再高的价格,他们也不卖给我们”。 

 

    因此,李大开总结出:“坚持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既是企业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2006年底,李大开一篇题为《装备制造业肩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责任》的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他的观点得到业界广泛认同。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口号几乎每家企业都在喊,但落实程度千差万别。法士特是践行自主创新精神的佼佼者。 

 

    1985年,法士特从美国引进一款富勒9挡双中间轴变速器。记者在法士特公司展厅中看到了这款被涂成红色的变速器,与法士特其他变速器鲜明地区分开来。展厅内的数十款变速器多是在这款富勒变速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无论结构还是性能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正是法士特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真实写照。 

 

    “我们不是简单地引进、消化、吸收,而是创新、发展、提升。”李大开多次强调这一点。1986年进厂从事研发工作的法士特副总经理王顺利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国内重卡变速器以6挡为主,法士特引进的是9挡产品,用户很难接受,于是他们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开发出7挡变速器,大量供给国内的重卡企业。随后又开发出8挡、9挡、12挡直至16挡的双中间轴变速器。 

 

    李大开进一步解释说,从国外简单引进技术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法士特针对中国重卡的使用环境、司机的驾驶习惯等,对引进的富勒变速器技术进行了多处改进和提升。 

 

    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换挡舒适性,中国卡车用户喜欢加装同步器的变速器,而法士特引进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没有同步器。从技术角度讲,双中间轴变速器有一根浮动轴,加装同步器非常困难。但是,法士特的技术人员仍然坚持寻求技术创新,经过反复试验推出了成熟的产品。随后,经过不断改进和提升,法士特的同步器从最早的锁销式,发展到锁环式,又发展到现在的双锥面结构。     

 

击败国外竞争对手 

 

    法士特自主创新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目前,法士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变速器已发展到2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全面覆盖了4挡~16挡汽车变速器领域。 

 

    与此同时,法士特变速器凭借先进的技术、稳定的性能,逐渐赢得广大用户的青睐。2000年以后,法士特变速器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目前在8吨以上重卡变速器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15吨以上市场超过90%。法士特连续7年保持中国齿轮行业各项经济指标第一、连续3年重型变速器产销量世界第一的纪录。 

 

    法士特的强大不仅让国内同行难以望其项背,而且让国外变速器企业在中国市场难觅生存机会。 

 

    作为世界著名的重型变速器生产企业,美国伊顿公司1997年在上海建立独资公司,生产重型变速器,始终难以撼动以法士特为代表的国内重型变速器企业的主力地位。在独资公司连续亏损的情况下,伊顿于2004年与法士特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关闭了独资工厂。合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也于2007年关门,现在已经被法士特全部收购。讲起这段经历,李大开非常自豪。 

 

    在中国汽车行业,合资或外资零部件企业唱主角的现象比比皆是。法士特在重型变速器领域扛起了自主品牌的大旗,打败了欧美等国的著名品牌,用实际行动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贡献了力量。 

 

    李大开仍不满足。“目前,我们与世界汽车强国的最大差距在自动变速器领域,法士特要通过自主创新来缩小这个差距”。李大开透露,法士特正在研发重卡自动变速器AMT,今年下半年能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