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40年成为我国重卡行业一面旗帜
到今年2月底,陕汽将迎来建厂40周年。这个山沟里走出来的小企业,曾在破产的边缘徘徊,如今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这样评价:“目前在我国重卡行业中,陕汽称得上一面旗帜。”
2007年陕汽产销重卡6万多辆,产销量分别达到180亿元和150亿元。陕汽以其高成长性的综合实力,位列中国机械500强第37位,居陕西之首,连续3年保持重卡行业增幅最快纪录。其产品已有1.1万多辆出口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36个国家和地区。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陕西汽车制造总厂)1968年诞生于宝鸡蔡家坡渭河南岸一个荒凉的山沟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企业独立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完全知识产权的延安牌5吨级军用越野车,结束了我军“有炮无车”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陕汽也像所有军工企业一样,面临着军转民带来的窘况,加之在原中国重汽集团解体中承担了大量的债务,企业生产经营严重滞后,处于破产的边缘,被国务院“黄牌”警告。在企业最困难的1990年,现任董事长张玉浦走马上任。他带领职工仅用两年时间,就使陕汽扭亏为盈。之后陕汽完成了向西安的平稳搬迁,成为三线搬迁中新老基地同步发展的成功范例,得到国务院三线办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1999年,陕汽成为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唯一指定的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生产的军车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庆典,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2002年,陕汽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联合陕西东隆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同整合宝鸡华山车辆厂,组建起产权多元化的陕汽集团。又通过与湘火炬、康明斯、中集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资产重组,把陕汽发展成为辖20家子公司的企业集团,从而吸纳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技术改造,抢先引进先进装备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重型车桥生产基地,使重型车桥成为主营业务。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获得的资金,从2003年开始以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占地2700亩的陕汽商用汽车产业园,突破了困扰陕汽产能提升的瓶颈。2006年12月又引进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10亿元资金,为陕汽顺利实现“十一五”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