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轮胎引发贸易战 产能过剩轮胎会降价?
天上没有掉馅饼!第一个最大的汽车业贸易壁垒还是来了!
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做出对中国轮胎的判决,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早在中国赴美申诉时,就已经预料了这个结局。上月初,从美国回来的轮胎企业巨头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奥巴马仍会同意对中国轮胎征收反倾销关税。至多只是降低一下税率。
果然,奥巴马的决定只是如此。与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提出的初步建议——拟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关税,奥巴马只是将第一年惩罚性关税降低了20%,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下降了10%。
这基本上意味着美国市场对中国关上了大门,关税税率基本上高于出口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不信,你看看几家上市轮胎企业的表现吧。
出口比例最大的是——S佳通。2009年上半年国外市场的销售收入为 8.7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2.47%。轮胎产品的毛利率只有20.03%。
黔轮胎——出口比例较大的一家轮胎企业。2009年上半年,国外市场销售收入达3.68663亿元,占主营业务的17.95%。按照斜交轮胎(产品)毛利率看,只有21.67%。
从这两家企业的情况看,即使考虑到出口可能存在的退税等因素,出口最好的状况也只是微微保平,或者是赔本赚吆喝。
更多轮胎出口企业的状况只会比S佳通、黔轮胎更差。
怎么办?对企业来说选择只有两个,一是放弃美国市场;二是改变生产模式。但是前者的危害很大,第一中国轮胎出口美国占40%,一旦放弃美国市场则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另外,放弃了美国市场又如何,其它海外市场同样可以援引美国的判决,对中国征收同样的惩罚性关税。第二,现阶段降低轮胎生产成本和生产方式更非易事。
现在只好国家出动了!
升级的贸易战
当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都无法解决贸易争端,而这一争端又直接影响到太多就业和产值时,最终只能依靠政府出面,打一场贸易战。这和当年美国、日本间的贸易战一样。
这一次,中国商务部也出手了。9月13日,来自商务部的消息,依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11日美国判决,13日商务部发动反倾销调查。另外,如果从金额上看,中美反倾销案的金额相当,均约20亿美元。从中国的反应看,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在现阶段,谁都照着对方的软肋打。汽车是美国经济运行的最弱一环,也是奥巴马政府最头痛一环。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奥巴马政府对汽车业的补贴可谓慷慨。
但说实话,我不认为贸易战的发动对中美两国,甚至对全球经济有好处。这一次应该错在奥巴马政府。我记得1929年前后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就错误地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购买他国产品,结果当年美国产品畅销海外市场、美国经济当年迅速复苏。但第二年呢,海外各国纷纷拿出保护主义的大棒、限制美国产品。结果美国重新陷入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危机拖得更长。
在整件事中,唯一得益的可能是消费者。试想想,如果有超过三成以上的产能放空,且轮胎企业不放慢生产步伐,那么国内价格就会松动。未来消费者买轮胎可能会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