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谁是客车行业下一个退出者?
客车行业的发展已从以“增量竞争”为主的时代进入了以“存量竞争”为主的时代,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以来的五年间已有13家客车企业从行业的视线中消失,它们至少是不再从事客车生产制造方面的业务。就目前行业内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未来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进入“ICU”状态的企业
另有14家客车企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产状态,有些已经名存实亡,有些进入了“ICU”状态,还有些举步艰难。这些企业多为年销售量在500台以下的中小型客车企业和年销售量在300台以下的中大型客车企业。也就是说中小型客车日销不足2台,中大型客车(非高档)日销平均不足1台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还在经营,但也只能算是活着,随时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2、处于经营脆弱状态的企业
还有一些企业是长期以来的销量处于相对矮缩的状态,产品特点不突出,主要依靠价格低廉和地域优势来维持传统保留下来的市场,基本上处于一种惯性状态。它们的市场排名多在一半以后的位置,销量一般在500—1500台的范围。
当然对于那些生产规模或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市场份额的不相称也会使其暴露在经营脆弱的状态下,面对可能会“促死”的威胁。美的客车、牡丹客车和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都是因为销量不断下滑,到了一定水平后,销售收入再也难以继续支撑生产规模的支出而导致不得不退出市场。
3、面对被市场蚕食的企业
这类企业一般是有问题较多的企业,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市场特殊性或者有大集团做靠山等方面的因素,曾经留下了较好的底子,但是近年来企业没有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原有的资源和优势正在逐渐失去,销量长期以来处于下滑趋势,与市场趋势背道而驰,只是以前留下的底子较厚,尚未进入生存的危机状态,但亏损或者潜亏在所难免。如亚星客车、桂林客车工业集团公司、一汽客车有限公司。
4、处于发展困难或前途不明朗的企业
一些以特定产品和特定市场为主要对象的客车企业,如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双层客车制造厂、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由于它们的产品线和市场范畴具有较强的有限性,产品线的延伸扩展和市场领域的扩大均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它们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思路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的状态。
5、处于努力快速发展的企业
这类企业销售增长速度一般与行业增长水平保持基本平衡,甚至有时出现高于行的情况,它们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的质量相对较好,即使在数量上还够强大,但是能够做到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调整和不断进步,保持一种“理智”发展的状态,而不是单靠运气的经营。这类企业有中通客车、江淮客车、上海申龙客车等。
时间 |
数目 |
企业名单 |
对企业影响 |
已退出客车行业的企业 |
13 |
上海新华汽车厂、湖南省永州客车厂、黄石市汽车改装厂、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信机电制造公司、广州市红桥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美的客车、常州依维柯客车有限公司、湖南三一客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商用汽车厂、 |
已成为历史,值得深思。 |
进入“ICU”状态的企业 |
14 |
四川中大峨嵋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无锡神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汉中客车有限公司、湖南省赛特汽车厂、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客车有限公司、延边华泰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交通客车制造厂、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湖南津市邦乐客车有限公司、浙江飞碟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女神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 |
无关紧要,考虑它们的客户会转向哪里? |
处于经营脆弱和发展困难的企业 |
亚星客车、桂林客车工业集团公司、一汽客车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双层客车制造厂、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少林客车等等。 |
市场份额的现实提供者和特定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 |
处于努力快速发展的企业 |
|
中通客车、江淮客车、上海申龙客车 |
有力的竞争者。 |
通过上述的分类,我们不难看出,在客车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变化中,会有哪些企业可能成为下一个退出者,它们最可能退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你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哪些发展的机会呢?答案就在你的思索与判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