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车网

第一商用车网>>商用车>>行业资讯>>观车 · 论势 || 新能源汽车趋近技术路线多元化时代

观车 · 论势 || 新能源汽车趋近技术路线多元化时代

时间:2019/2/28 14:47:06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韩忠楠责编:李秀芝共:1646 字点击量


作为去年低迷车市中的一抹亮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自然备受关注。无论是日前落幕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探讨,还是近日成为热点的新能源汽车召回情况,都是业界讨论较多的话题。本版刊发的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近期新能源汽车热点进行评论。


长期以来,行业内围绕着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展开的讨论始终未曾停歇。多年来,企业也围绕着各种技术路线进行了多重尝试,这其中有专心致力于政策明朗的纯电动的,有坚持纯电动与插混“两条腿”走路的,也有大胆尝试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部分企业迟迟没有找准方向,随政策摇摆,不断调整技术路线的。


新能源车.jpg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企业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确立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前不久,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就表示,我国应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给产业界一个长期、明晰的发展预期。


在此次百人会论坛现场,笔者从嘉宾发言中还感受到了更多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燃料电池和纯电动汽车比较的成本平衡点是乘用车500公里左右、商用车100公里左右,因此氢燃料电池系统更适合代替柴油机、锂离子电池系统更适合代替汽油机,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是卡车和公路客车等长途重载运输的最佳选择。


笔者发现,在以往的百人会上,与会嘉宾大多讨论的是纯电动汽车,而在今年的百人会上,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讨论格外丰富,在论坛期间也时常可见以氢燃料电池客车为主的摆渡车。而工信部部长苗圩与欧阳明高的发言,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当前,政府与学术界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正在进行全新思考,更加鼓励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式。


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笔者认为有以下四重原因


其一,当前,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与充电时间上仍存在一定短板。虽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上有了明显提高,但若想满足长途旅行、城际运输等市场需求,短期内仍然难以实现。因此,在坚持优先发展纯电动技术路线的同时,全行业也开始加快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的研发。


其二,来自汽车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当前,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如日本和韩国政府都拨付高额经费支持本国企业研发相关技术;美国与欧洲也在全力支持本国企业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并积极探索氢能源相关技术的突破。如果中国仍将注意力集中在现有的纯电动领域,那么就难以占领前瞻技术的制高点。


其三,跨国汽车巨头的多种技术路线产品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受“双积分”等政策影响,外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将全面入华。再加上汽车业外资股比的逐步放开,进一步给了外资品牌在中国大展拳脚的机会。特斯拉已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其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一旦建成投产,将极大冲击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跨国车企的产品会大批量投放中国市场,这些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路线多元化。外资品牌及产品的进入将改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给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如果中国车企仍固守单一技术路线,在多元化的市场中将面临更大风险。


其四,补贴政策逐渐退坡,企业不再紧盯纯电动汽车单一路线。虽然截至笔者发稿前,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但网络上流传的几大版本已经透露出:与以往相比,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退坡幅度最少不低于30%。但无论最终退坡的幅度到底有多大,到2021年,企业终将进入独立行走、独立成长的阶段。因此,在补贴退坡过程中,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多重技术路线的探索和布局,以增强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笔者认为,以多元化技术路线应对汽车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有裨益。它既能推动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突破,也增强了中国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的地位,并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直面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闻排行
微信扫一扫

官 微

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