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威司达在美提前进“寒冬”
近来关于美国卡车传统制造商纳威司达的负面消息接连传来,影响直接体现在急转直下的股价上——当日暴跌28%。美国商业监测机构Warranty Week(以下简称WW)更是将纳威司达目前的处境形容为“秃鹫盘旋在其上空”。
法庭争斗尝败绩
WW分析说,时至2012年年中,纳威司达仍然没有推出符合EPA2010的发动机。一直以来,纳威司达公司都是通过与美国环保署共同找到的一个方法(环保署临时规则):通过支付在销售其他产品时积攒下来的排放额度,解决因缺乏认证的柴油发动机所带来的高额罚金。但因为来自竞争对手的诉讼,这一做法现在似乎不能再用了。
据了解,美国环保署为促进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而奖罚并用,一方面,毫不放松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另一方面,为企业建立排放额度制度(类似于银行信用卡的信用度)。如果有企业的产品违反了一些标准,则可以利用积攒的排放额度兑换部分罚金,即所谓的临时规则。
其实,自今年年初以来纳威司达所出售的发动机都不符合EPA2010,在业界看来,那样的发动机又旧又脏。但在2007~2009年间,纳威司达的发动机符合当时标准,因此积累了一定的排放额度。可是排放额度有限,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全部用光,因此纳威司达不得不支付现金,每销售一台发动机就要付1919美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然而,近日纳威司达的一个竞争对手赢得了关于“禁止这种以罚款代替技术升级”的诉讼:迈克卡车公司与美国环保署对簿公堂,认为公司多年以来在SCR技术方面投资巨大,才研发生产出满足EPA2010的发动机,其他企业却可以通过支付罚款的方式,轻而易举地销售不满足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有失公平,更不利于行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此案经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裁决,最终推翻了环保署的临时规则。因此,除非环保署想出另一个替代罚款的可行方法,否则纳威司达可能被强令要求完全停止销售不符合EPA2010的发动机。
美国环保署的代表在法庭上说,之所以采用这个临时规则,是为了给纳威司达以时间去满足EPA2010。而迈克卡车公司的代表认为,临时规则基本就是在授权非法交易——出售不符合要求的发动机。
尽管WW对于法庭辩论过程只进行了简单描述,但问题显而易见,那就是选用SCR+DEF技术路线的公司,其产品都能够符合EPA2010,而纳威司达采用EGR路线就目前而言其产品无法达标。美国环保署想通过临时规则帮助纳威司达,但法院予以推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纳威司达用光排放额度时,将不得不停止销售其不达标的发动机。法院表示,环保署有权利将任何临时规则变成最终规则,但前提有两个:首先环保署要遵守其本身的规章,且在征求意见和公示期后无反对意见;其次,环保署能证明转变成最终规则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
$page$
质保费用多过预期 成本上升
因为纳威司达所售发动机不符合环保署现行的EPA2010,因此需要比预期更多的保修工作,导致成本上升,利润逐渐消失。根据WW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因为已售发动机出现的故障,导致纳威司达不得不向外界报告其质保成本上升。另外,其净亏损也在不断增加,已生产但未出售的发动机由于监管机构尚未确认是否符合EPA2010,只能暂时存放,资金只出不进,令纳威司达捉襟见肘。
“屋漏又逢连阴雨”,这些发动机又被证明很不可靠。今年第一季度,纳威司达不得不支出比往常多一倍的资金,以应付质保费用,通常该项资金为1.11亿美元(约合7.10亿元人民币),今年一季度为2.34亿美元(约合14.97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又增加1.04亿美元(约合6.66亿元人民币)的保修费。据了解,2011年全年,纳威司达的质保费约为1.5亿美元(约合9.60亿元人民币),而今年前半年的质保费用就已是2011年总额的两倍多。
截至目前,纳威司达不断增加的质保成本已影响到盈利。一季度公司报告亏损1.53亿美元(约合9.78亿元人民币),每股2.19美元(约合16元人民币);二季度亏损1.72亿美元(约合11.01亿元人民币),每股2.50美元(约合16元人民币)。就在6月7日纳威司达发布二季度公告当天,股价跌至3年来最低的20.21美元(约合129.34元人民币)。
另外,EPA2010除了规定排放上限,还设定了质保期限的下限,涵盖发动机制造商和整车厂以及零部件企业。例如,CARB(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的柴油发动机法规2707条为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在一般情况下,道路工况下的发动机比工程机械车的最低质保期更长,尽管大多数产品在质保到期后还可以使用(按里程或小时计算)。只有大型的高速公路卡车的发动机可以有不限里程的质保,不过质保期限也是最短的(大多是3~5年,不限里程的限为2年)。
与此同时,环保署的最新规定明确指出,重型柴油发动机的最低质保期为5年或10万英里(16万公里);汽油发动机为5年或5万英里(8万公里)汽油发动机;发动机额定在25马力以下的小型非公路作业发动机的质保期为2年;额定功率超过50马力的非公路作业发动机的质保期为5年或3000小时。
对此,WW表示,纳威司达还面临更大的问题,因为销售不达标发动机带来了比正常水平更高的质保费用。因此,即使环保署最终证明EGR发动机达标,可以不缴纳罚款,而节省下来的钱支付质保索赔,但每台发动机的质保索赔相较于1919美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是高是低,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低使用率期间,我们积极解决这些产品的问题。相信在未来将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降低质保成本。”纳威司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表示:“从战略上讲,我们在第一季度所做的努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包括向环保署提交了氮氧化物排放在0.2的发动机,并获得环保署认证,以及公布天然气卡车产品的全方位发展计划。”
“当然我们上半年的表现是不可接受的。”丹尼尔在最近表示:“公司的8级发动机产品受到竞争对手的质疑,这也影响了收益,我们正与环保署共同努力,以解决该问题。”
$page$
竞争对手收购尝试
“接下来的半年应该是纳威司达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目前法院判决其停止销售任何不满足EPA2010的发动机,留给它们不足半年的时间提升技术。另一个问题是,从明年开始美国又要实施更为严格的EPA2013,就算纳威司达推出满足EPA2010的发动机,能否满足EPA2013还不得而知,困难不小。”美国某商用车制造商市场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金融时报-德国》报道,大众汽车有意收购纳威司达部分股权,以加速进入美国卡车市场,缩短与戴姆勒之间的差距。大众目前正处于初步评估阶段,以决定是否推进持股事项。如果大众想收购纳威司达股权,必须同后者投资方卡尔达成协议(卡尔曾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积极推动纳威司达与美国中型卡车生产商Oshkosh Corp合并)。
6月7日,卡尔宣布提高在纳威司达的持股比例(由9.99%到11.87%)。与此同时,由马克领导的基金管理公司MHR宣布调升其在纳威司达的股份至13.6%。随后在6月20日纳威司达宣布一项称之为“股东权利计划”的方案,公司发言人表示:“计划旨在阻止强制收购策略,包括在公开市场或通过私下交易的股份的积累。”据了解,如果有人试图购买公司15%或以上的普通股,纳威司达便会创建一个新的优先股系列,以此阻止强制收购策略。纳威司达并没有宣布该计划究竟针对何人。但除了卡尔和马克,没有任何投资者手中的股权接近15%。此外,纳威司达第三和第四大的投资方是富兰克林资源公司,持股占比为7.47%,以及持股6.71%的惠灵顿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