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股份定增批文到手遭责令整改 再融资又遇变数
《管子·形势》云:“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近年来,曙光股份(600303)频繁更改定增方案,却总是“劳而无功”。就在上月25日时,公司股价仍反复在增发价格附近徘徊,随后数天股价出现反弹。但初见“曙光”不久,10月15日公司又收到证监会责令整改书。公司定增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公司。
“破发”追着定增跑
2012年2月23日,曙光股份发布定增预案,拟以不低于6.37元/股的发行价,募资不超过15亿元。但随后公司股价开始走下坡路,从去年2月的7.88元/股跌至6月的5.02元/股,定增底价失守。为了保发,曙光股份于去年8月对定增方案进行修改,将原先6.37元/股的定增底价,下调为5.50元/股。这一价格较公司当期8月份的市场价低了10%以上。
让曙光股份尴尬的是,这10%的优势很快化为乌有。在此之后,“破发”再次来袭。公司股价又从2012年8月9日的6.19元/股,下跌至2012年12月4日的3.87元/股,跌幅高达40%。破发问题再次成为定增的“拦路虎”。
2013年1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再次审议下调发行底价,但这一次投资者开始“反抗”,此方案被股东当场“否决”。
对外电话“破天荒通了”
今年4月9日,公司定增“第四稿”方案与市场见面,公司定增发行底价修改为不低于4.48元/股,较前次方案定增底价(3.9元/股)上浮14.87%。但上调过后的定增底价仍较市价下浮了13%。此方案最终获得通过,但持反对意见的股东股份数仍然高达1332.43万股。
从公司2012年发动再融资计划开始,现已过去近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只有依靠政府补贴“度日”。以2012年为例,曙光股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077.82万元,但当年政府补贴却高达2.76亿元。
今年9月25日,曙光股份定增终于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但当日公司收盘价为4.33元/股,发行价依旧处于“破发”状态。随后几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出现上涨,这让公司定增见到了“曙光”。需要提及的是,在公司定增反复易稿的这一年多时间,公司对外投资者电话难见有人接听,但近期事情有了新变化。“曙光投资者关系维护极差,快一年了,我打了数十个电话给公司,从来没人接。现在定增获证监会核准了,这对外电话也突然通畅了。”上海一陈姓投资者对此嘲讽道。
批文与责令整改“前后脚”
然而,就在定增批文到手后、公司尚未有实质进展之时,10月15日,一份责令整改决定却发到了公司手中。
10月12日,曙光股份收到辽宁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措施决定,公司董事委托其他董事出席董事会时采用全权委托方式,不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相关规定;子公司存货未按规定进行减值测试;子公司现金核算不规范。针对此情况,辽宁证监局要求公司限期进行整改。带着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曙光股份证券事务代表于洪亮(下称“公司”)。
记者:公司刚刚拿到定增批文,就被证监局要求整改,这对定增有影响吗?
公司:此次整改对公司定增没影响。
记者:一直以来公司股价表现都不是很稳定,现在批文拿到了,公司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发行?
公司:目前股价已经涨上来了,我们随时准备发行。
记者:若完成定增,大家什么时候能见到公司经营情况的改善?
公司:这是管理层他们要做的事情,我不好说。
记者:公司定增已经拖了一年多时间,之前拟订的定增项目有没有提前开始投资建设?
公司:我们已开始着手准备募投项目,有的项目已经做了,届时公司会根据计划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