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多点卡位 一汽颠覆外资垄断格局
汽车是现代工业的结晶,“汽车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作为国车长子,中国一汽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及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推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表率作用。
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期间,以“品质、技术、创新”为主题的中国一汽展台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一汽展台通过整车、自主研发的概念车、混合动力车及多套技术总成的集中展示,充分彰显出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实力。而近几年,长春、吉林、天津、青岛、成都等城市S型生产力布局,为中国一汽的自主创新搭建了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基础技术和制造技术并重的科技架构。
自主创新——一汽品牌之永续动力
“中国一汽”的品牌核心内涵是“品质、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品牌形象要以、以技术作为品牌的差异化优势、以品质作为品牌承诺用户的感知收益。因此,中国一汽将从市场信息收集到产品开发、从采购到制造、从销售到售后各个环节建立统一的、明晰的、严格的中国一汽标准,并通过标准的不断提升、创新,以技术、品质作为核心竞争力为广大汽车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汽车产品,树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新形象,建设和谐的汽车社会。
中国一汽是国内产品品类最齐全的汽车企业,产品由商用车﹑乘用车构成,包括中、重、轻、轿、客、微全系列自主整车产品,及总成及零部件体系。
在自主创新体系能力建设上,中国一汽积极推进项目开发与团队建设,不仅掌握了先进的产品技术,而且还建立了科学的产品研发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总结出了产品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验证、生产准备和试生产等汽车产品开发的五大关键阶段,通过优化产品开发流程和质量体系,使产品开发在技术、质量和成本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产品自主研发奠定了坚实的体系基础。
十一五期间,一汽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129.1亿元,业已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其他事业体共同参与的从产品策划、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到生产、质保、采购、销售、服务的全过程支撑自主发展的研发格局。形成了长春、天津、无锡、青岛互为补充的研发网络,搭建了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基础技术和制造技术并重的科技架构。
S型生产力布局 自主研发全系列覆盖
经过57年的积淀,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中国一汽拥有自主品牌卡车基地、轿车基地、轻微型车基地,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春、吉林、天津、青岛、成都等城市,形成了由北向南的S型生产力布局。仅“十五”期间,中国一汽就开发出400余种车型,完成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
中国一汽现拥有汽车专利技术475项,位居行业第一。在整个轿车47项关键技术方面已掌握了27项,商用车45项当中已经掌握了32项,具备了商用车全系列自主开发能力。一汽建立了经济型轿车、中级轿车两个自主研发平台。中国一汽的自主研发专业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汽车电子、整车、关键总成及零部件;研究开发深度包括技术预研究、平台和技术升级产品以及适应性产品的开发。初步形成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准备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
$page$
目前,中国一汽已经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包括新一代经济型轿车发动机(TA1系列)、满足国Ⅲ排放的中重型卡车FEUPI(电控单体泵技术)发动机、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混合动力系统、CNG发动机、商用车CAN总线技术、GPS系统等汽车核心技术。电控发动机共轨系统、轿车直喷增压汽油机、轿车柴油机、重型商用车大马力发动机、经济型轿车自动变速器、轿车双离合器变速器等关键技术研发也取得了突破进展。
在商用车柴油机领域,突破了柴油机供油系统的关键技术,建立了排量范围从3.0L-12.5L,功率覆盖从100Ps-500Ps的DD、DL、DM、DN四大柴油机产品平台,通过采用SCR技术路线全系列满足了国Ⅳ排放法规,在柴油机平台基础上通过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开发出了CNG和LNG代用燃料发动机。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EUP(FAW Electric Unit Pump)和FCR(FAW Common Rail),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这一技术的垄断地位,同时将自己的性能控制策略体现在自主的嵌入式软件中。
专利技术多点卡位 一汽自主步伐提速
随着中国一汽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专利技术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在变速器领域,中国一汽已经形成了和发动机总成匹配的从乘用车到重型商用车的全系列产品。通过多年的技术沉淀,除DCT部分关键件需要采购外,已经形成机械变速器从总成到各零件的全部自主研发,AMT变速器执行机构及软、硬件的全部自主研发,DCT变速器机械部分自主研发和控制部分的匹配。
在商用车产品开发上,一汽已经完成了从建厂初期解放卡车第一代J1到第六代J6的产品换代升级工作,自主研发商用车产品技术国内第一。在乘用车产品开发上,一汽已具备了中高档轿车整车匹配和轿车车身的开发能力;具备了完全自主开发经济型轿车的能力;从AUDI100平台基础上的小红旗开发,到JETTA改造项目,再到全新大红旗开发,一汽已经基本形成了中级和中级以下乘用车自主开发能力,掌握了30多项关键技术。
在新能源技术支撑上,中国一汽将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战略来抓。在已投入3亿元研发费用、有效积累电动车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汽混合动力轿车打破国际技术壁垒、获得65项专利、有38项发明专利获得美国专利局授权的研发积累,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2010年10月,一汽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将小批量投放市场。到2012年,按照商品化模式,建立适应电动车生产、营销及售后的服务体系,使一汽新能源汽车具有国际竞争力。
在刚刚度过的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60万辆,使中国跃居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继续保持了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仅乘用车领域,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57.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4.3%,几近半壁江山,自主品牌正日益崛起已经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自主力量”的强大。中国一汽更是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以技术为支撑展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构建自主品牌的征途中,大踏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