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西连出校车事故 关注校车安全股
短短一周时间内,湖南、江西相继发生幼儿园校车侧翻事件,校车安全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关注,相关概念股或借机走强。
12月24日上午9时左右,江西贵溪滨江乡洪塘村合盘石童家村小组发生一起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事故。车上载有16人(其中15名幼儿园学生、1名司机)。事故当场死亡3人,12人送往医院抢救。截至24日下午17时30分,4名儿童脱离危险,另有8名儿童因抢救无效死亡。目前,事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1人。

24日发生的江西校车侧翻落水事故
据人民网报道,事故发生后,公安、消防、交警、医护等救援人员以最快速度组织施救。鹰潭市委书记陈兴超、市长钟志生等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善后事宜。
目前,肇事司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各项善后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处理当中。
此前,12月17日,湖南省宁远县鲤溪镇一辆幼儿园的校车在接学生上学途中发生侧翻,造成3名儿童受伤,1名儿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教育部网站11月12日通知要求,各地要依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选购校车产品,以便从源头上确保校车安全。
近日,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出通知,提醒各地在为小学生和幼儿新购校车时,应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进行选购,以避免发生因购买不合格校车而无法办理牌证等问题,从源头上确保校车安全。
通知指出,为确保校车质量和安全,2007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纳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行管理。截至2012年10月16日,已发布了35个批次、共52家生产企业的441个校车产品。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通过网站发布《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请各地各校和幼儿园关注其中有关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信息的变化情况,确保选购符合国家校车标准的校车。
校车热卖提升客车业绩
秋季开学,教育部等20个部门联合发出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开学前加强不达标校车的监督管理,确保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并在秋季开学后“开展专项治理和督查”。
据大众证券报报道,市场普遍认为7月校车销量环比大幅增长可能正是因为地方提前贯彻上述通知精神。数据显示,7月校车销量达到2028辆,环比增长94.4%。
平安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王德安表示,这超出分析师此前的预期,因为7月为中小学假期,分析师原预计8-9月进入秋季开学后,校车销量才会环比大幅增长。
校车生产企业公布的销售数据也验证了校车在暑假热卖。校车生产龙头——宇通客车市场份额从二季度末的24.9%上升至7月的30.0%。7月金龙系共销售校车367辆,其中金龙联合实现校车销售零突破,销售校车241辆。值得注意的是,1-7月金龙系累计销售校车653辆,大部分校车销量集中在3月和7月。
数据显示,客车公司7月销售各类客车2.1万辆,同比增长3.4%;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11.4%。
由于市场份额占比较高,王德安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宇通客车。他表示,宇通客车有望成为2012年业绩增幅第二的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宇通客车从1997年上市以来连续15年利润增长,虽然有来自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但更是其超强经营实力的体现。在2012年客车行业销量增速减缓的背景下,宇通销量增速较2011年提升较大,更显难能可贵。
$page$
此前,相关概念股,包括中通客车、金龙汽车、松芝股份等亦被机构所关注。
【概念股掘金】
宇通客车:校车、公交车和出口驱动持续增长
分析师于10月30日调研了宇通客车,与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
宇通长头校车
1.公司专注于客车行业,校车、公交车和出口驱动公司销量持续增长。
目前公司战略定位专注于客车行业,产品在客运、旅游(含团体)、公交和校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在40%、25%、15%和25%左右。公司未来将重点提升公交领域的市场份额和推动校车和出口销量的快速增长。
2.公司校车销量可保持30%以上的增速,公交车可保持15%左右的增长。
公司今年全年可销售校车7,000辆左右,可为公司贡献约20亿元收入。今年全国校车销量预计将接近3万辆,并且近期国务院将组织巡查各地校车安全条例的执行情况,明年校车销量仍将有30%以上的增长。随着国内一、二线城市为缓解拥堵“校车优先”和三、四线城市“集中办学”政策的铺开,校车需求将迅速提升,国内目前共有近700个城市(含县级市),按每个城市每年需求100辆校车测算,每年的校车的需求就接近7万辆,增长空间仍然巨大。国内一、二线城市公交先行战略的铺开将促进公交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0%以上,而公司借助龙头地位可获得15%左右的增速。
3.公司受益于LNG和混合动力等新车型加速替代传统车型。
公司今年全年CNG、LNG车型销量可达6,000-7,000辆,同比增长50%左右,其中CNG车型约占了70%。由于LNG车型续航里程是CNG车型的两倍以上,未来增长潜力较大,随着国内充气站建设的铺开,未来LNG车型将成为主流,预计未来在大中客行业的销量占比将达到25%以上,公司借助龙头地位将充分受益于LNG车型的高速增长,LNG车型的销量可达到2万辆的规模。公司今年全年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可达到1,000辆以上,由于公司采用的超级电容路线避免了动力电池的续航短、充电时间长等技术缺陷,同时节油效果明显,并且在政府补贴下价格与传统车型价格接近,需求增长快速,随着地方政府对环保指标的愈加重视,混合动力公交车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公司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可达到3,000辆/年以上,由于混合动力车型单价近100万元,将为公司贡献30亿元以上的收入。
4.出口销量持续快速增长,3年销量可翻番。
公司今年可实现出口5,000-6,000辆,同比增长20%左右,预计在3年内公司出口销量可达到12,000辆左右,实现翻番。公司出口主要定位于三大目标市场:南美、西亚和非洲。公司在这些地区均建立了配件和售后服务中心,树立起了良好品牌并“以点带面”迅速铺开。尤其是南美市场,古巴和委内瑞拉市场也都已经培育较长时间,乌拉圭、智力、秘鲁市场也已经进入,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结论:
短期来看,虽然4季度客车行业销量增速不容乐观,但公司依靠市场龙头地位仍然可实现10%左右的增长。中长期来看,随着公司公交市场的份额提升和校车、出口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稳定增长。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分别为2.05、2.35和2.64元,对应PE分别为11、9和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中通客车:中通客车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18%
中通客车10月18日晚间公布2012年第三季度报告,2012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4.43万元,同比下降18.64%。
此外,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7.8%。
俄罗斯入世 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等有望受益
俄罗斯于8月的23日结束长达19年的“入世”长跑,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北极熊以稳健的姿态开放国内市场,同时推动了中俄贸易进入“GOOD TIME”。中国与俄国,作为金砖之国的独立经济体,将要产生更丰富的交集。
$page$
8月23日加入世贸的新闻为中国客车注入一剂兴奋剂,俄罗斯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市场将要打开大门,给中国客车更多的机会。俄罗斯本地客车企业不多,与国外合资的客车企业更少,基本上主要靠进口。除进口新车外,俄罗斯每年还会从欧美等地进口二手客车。
据悉,俄罗斯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公路客车市场和公交客运市场具备巨大的潜力。2008年,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俄罗斯对进口车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导致我国对俄大中型客车出口大幅下滑。从2010年市场开始慢慢恢复。
俄罗斯是苏州金龙、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等中国客车企业的重点市场。削减关税是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关键条件,也是这些出口企业们最关心的问题。世贸规则规定,“入世”要求俄罗斯降低关税,不能对成员国随意增设非关税壁垒。俄罗斯必须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增加透明度,从而使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有利于我国汽车出口。
金龙汽车:非经常收益导致业绩超预期

大金龙校车
业绩超出预期。三季度单季营收50.5亿元,同比下滑2.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94万元,同比攀升100.1%,对应每股收益0.19元,扣非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6.3%。1-9月实现收入135.3亿元,同比略降0.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7.7%,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32元。毛利率上行、营业外收入增加、所得税率同比大幅下降共同导致三季度业绩同比翻番。
汇兑收益导致财务费用率下降,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业绩同比增速为46.3%。相比去年同期,三季度成本降幅(-4.2%)大于收入下降幅度(-2.6%),致毛利率上行1.5个百分点。单季度综合费用率同比稳定,其中汇兑收益导致财务费用率下行0.9个百分点,销售及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上升0.3及0.7个百分点。苏金龙确认虎丘厂区拆迁补偿收益0.65亿元,使得三季度合并营业外收入同比净增0.63亿元。三季度实际所得税率同比下降8.4个百分点≯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三季单季业绩同比增46.3%。
应收总额较年初增加26%,而同时公司加强现金回笼力度,现金流明显改善。存货管理良好,相比年初,9月末存货总额下降15%。三季末应收项目整体较期初净增11.5亿元,上升26%,但同期收入同比有所下滑,表明应收项目管控出现恶化,其中应收票据及账款分别提升50.1%和23.5%。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6元,同比大幅改善,主要原因是货款回笼力度加大,致使收现增速(9.4%)高于采购付现增速(3.2%)。
校车市场扩容及“公交优先”的大中客行业发展格局,公司有望提升产销整体增速。公司行业地位稳固,拥有较强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可借此消除校车业务起步较晚劣势,实现与校车行业同步发展的成长路径,提升整体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