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卡车 客车 袁贵仁 校车 周洪宇 陈雪荣 张凤宝 

“两会”热议:谁来为校车安全买单?

时间:2012/3/7 11:24:36来源:新华社 毛一竹 叶前作者:新华社 毛一竹 叶前责编:0条评论

 

3月5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校车安全管理”,再度成为网友关注的热词。在过去的一年里,多起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刺痛社会的神经,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网友纷纷呼吁,2012年,守护校车安全,才能守护住孩子们的生命线!

 

$Next$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上学路

 

尽管教育部门规定,儿童入学距离就读学校的半径不超过2公里。现实中,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却走着不一样的上学路。从过去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来看,不少事故都发生在农村地区或城市偏远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说,在大多数城市和城镇的学校,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腿儿着”去学校就可以了,不必开校车。但在“多村一校”的农村,运输车、拖拉机甚至拼装车、报废车,就是孩子们的校车,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去年全国两会上,周洪宇提交了《关于实施全国校车安全工程》的议案,并得到相关部门回应。时隔一年,备受关注的他被网友称之为“周校车”。

 

农村孩子“上学难”,让来自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梅洞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月梅十分揪心。她说,这几年,不断有家长找我反映校车问题。由于没有正规校车,几个家庭或一个村固定搭乘一辆私人的营运车,家长自付费用。

 

$page$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安全。当被问及校车是否超载,杨月梅说:“我是不敢看那个校车,可是不超载司机又说没钱赚。”据她介绍,梅洞村的“校车”多是12座小面包车,可实际上最多的时候坐了几十个学生。

 

一些代表和委员认为,对农村孩子来说,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大部分农村学校不具备寄宿条件,上学路途又远,加上有些是留守儿童,年迈的老人也无法接送孩子,校车服务变得更加迫切。

 

同样关注校车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根本没有校车这个说法,有的农村小学校长反映,学校全年可支配资金才几万元,用得捉襟见肘,根本没钱去购置校车和聘请司机。

 

免费教育可以有 免费校车能不能有

 

5日上午,当被媒体记者问到,今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否会有校车经费,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答:“会有,校车当然要有经费。”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受到网友广泛关注。一些网友提出,免费教育能否免掉贫困生的交通费?提供安全又免费的校车服务?

 

去年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条例》征求意见稿,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发展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支持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定。   

 

周洪宇认为,这解决了校车经费来源及其投入渠道与方式,使之有了稳定可靠持续的资金保障。但为让更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坐上校车,还应规定“财政部门应对乘车学生予以适当补贴”等。

 

“既然是免费义务教育,就应该一视同仁,城市孩子就近上学,花不了多少交通费,农村孩子上学太远,交通费必不可少,是否可以考虑免掉他们家庭负担的交通费呢?”杨月梅说。

 

$page$

 

不少家长跟杨月梅算过“交通账”:今年搞营运的车主给“校车”加价了,每天一个孩子来回4元涨到了5元,一个月100元,一学期600元,“在中小学阶段,一个学期增加600元支出,不是个小数目,对农村家庭而言,加重了不少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景龙认为,政府不仅应当财政支持校车购买以及维护运行,还应当承担农村孩子乘坐校车的日常交通费用。因为农村地区教育本来就相对薄弱。相对城市学区就近方便,农村学生往往要跑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去上小学、初中,政府理应为学生的校车费用埋单。

 

校车责任能否遏制盲目并校冲动

 

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同时,“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也被写进了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教授张凤宝说,校车安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说明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报告从加强管理、就近入学、办好农村寄宿学校等方面,为校车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令人鼓舞。

 

事实上,近年来进行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一些地方在条件和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并校,给校车安全埋下了不少隐患。

 

“由于前些年教育资源的整合,许多‘麻雀小学’被撤并了,现在多数农村地区从原来的‘一村一校’变成了‘多村一校’,初中学校甚至已经并到县城。”杨月梅说,她所在的梅洞村是离福堂镇最远的行政村,到镇里14公里,到县城45公里,学生不得不乘车上学。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东角村村委会主任陈雪荣说,现在整合后的一所学校有300多人,分布在十几个村里,如何合理配备校车确实很困难,这个村可能七、八个学生,那个村一两个学生,每个村一辆车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只配备一台大巴车,那得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这些学生都接到?

 

虽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交通不便让很多家长都对校车安全产生了担忧。杨月梅说,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更要保证安全。我们应该用对学生生命负责的态度,遏制并校撤点的冲动,把交通安全视为撤点并校的重要考虑因素。

 

对此,孙鹤娟建议,各地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投入的力度,启动“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在全国各地逐步实现农村小学专用校车的全面覆盖,让校车拉近学校和家的距离,让校车承载农村基础教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