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公交司机缺口超过一半
公交司机紧缺一直成为郑州公交公司老大难问题。“我们招聘车长(公交司机)的广告,常年设置,从未间断。”郑州市公交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交司机紧缺成了他们绷得最紧的一根神经。
据了解,随着郑州公交事业迅速发展,自2004年至今,郑州公交运营车辆总数由原来的2000台增至4018台,营运线路将近200条,线路长度超过3000公里,每天将近200万人次以公交车为代步工具。
但鲜为人知的是,郑州市公交人车比(司机和车辆之比)仅为1.8∶1,而国内同类城市则是4∶1,郑州公交司机缺口超过一半。郑州“公交司机荒”已持续很多年,但在近三年表现尤其突出。业内人士分析说,随着公交运营车辆的大幅增加,这种矛盾的白热化状态仍将持续。
郑州市公交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交司机后继乏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门槛高。公交司机与通的驾驶员不同,要成为公交司机,必须拿到A3驾照,学习时间至少需要半年到8个月,之后还需要实习一年左右。仅是漫长的培训时间,就令不少就业者生畏。其次是工作高负荷。公交司机的工作环境虽然在不断改善,但其特殊性仍凸显出高负荷。比如该市215路公交车全程行驶45.2公里,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为避免中途上卫生间,其间几乎不能喝水。另外,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四、五点钟上班是家常便饭,不能按时吃饭、睡觉也是常事。这样高负荷的工作导致公交司机身体受到高损耗。
来自公交部门的司机体检结果显示:他们中有超过半数的患有腰椎病、高血压和胃肠病等。医生认为,这些疾病均与他们长期驾车精神高度紧张、饮食无规律等职业习惯有关。
为留住公交司机,公交公司想尽了办法,可“司机荒”问题还是无法解决。郑州市公交总公司总经济师王书玉介绍说,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636元,但一线公交司机年平均收入要高出这个数字近3000元。虽然有这样的优厚条件,可大多数就业者面对如此高门槛、高负荷和高损耗的职业还是望而却步。
河南省社科院的一位专家认为,要保障公交人车比的合理尺度,除公交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政府应加大投入,采取设立专职培训公交司机的机构等办法,通过保障公交司机的权益,进而保障公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