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龙客车海外市场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与2009年相比,2010年客车行业海外市场的增幅很大,将近300%。但我认为,这不够客观。这是因为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海外市场低迷。所以,与2008年相比数据会相对客观。”近日,申龙客车海外市场部经理裴建军告诉记者,相比2008年,2010年申龙客车的海外市场大约增长35%~40%。
“我们预计2011年能再增长40%左右。”裴建军表示,申龙客车2010年的海外市场销售额在3000万美元。2011年一季度,申龙客车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同比增长100%。
积极开拓新市场
“我们现在在海外销售的车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座位客车;二是公交车。其中,座位客车占60%,公交车则是40%。这些车型基本在10~12米左右,例如公交车SLK6985和座位客车SLK6126、SLK6120等。”裴建军还表示,目前申龙客车的海外市场以东南亚、中东和非洲为主。
“无论从销售结果,还是从市场的反馈来看,非洲市场都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裴建军表示,除了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3个主要市场以外,申龙客车今年还将重点开拓西非和南美等市场。
$Next$
裴建军认为,北非一直是中国客车的传统出口市场,但近期碍于国际形势较为严峻,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北非客户的订单经常签不下来。“相对来讲,西非市场较为稳定。”裴建军表示,开拓西非市场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例如该国政府的担保,或通过卖方信贷等金融手段,如果当地政府出面作担保,对企业而言,交易风险就不会太高。
“南美市场也处于发展期,目前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市场都很有潜力,除了样车已经进入市场,申龙的销售和服务人员也已到位。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选择什么样的销售模式。一是参与当地组织机构或政府部门的投标,这是进入市场的途径之一;二是通过经销商,针对终端用户进行销售。现在直销和经销的两种模式申龙都在尝试。”
$page$
至于这部分市场的进入门槛,裴建军表示,经由中国国家汽车实验中心所检测的车辆报告,都能获得国外认可,“只是沟通层面的问题,相关的技术标准并不会过多为难中国客车企业。”
“东南亚是我们的传统市场,我们计划东南亚市场占今年海外销售的50%,中东和非洲占30%,南美、厄瓜多尔和加勒比等地区达到20%左右。”裴建军说。
探索营销模式 建设海外服务团队
针对主销车型和主要市场,申龙采取了哪些有特点的营销手段?又如何通过服务巩固主要市场呢?
据介绍,申龙客车的海外营销,主要围绕产品的特点以及营销模式入手。直销模式主要针对大集团、大用户,或是政府机关。经销则秉承顾问式营销去做市场。
“我们宁愿不进去,也不愿意贸然进去。”裴建军告诉记者,要深入了解某一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这体现在底盘、车身结构,或者一些特殊要求上,例如制动系统、散热系统等。应该首先解决产品“水土不服”的问题,然后针对产品进行改进,同时还会配合当地经销商做宣传促销活动。“比如说,样车到达后,邀请当地有价值的客户对样车进行熟悉、了解和评估,收集意见。同时,应尽量选配一些全球联保的关键零部件,全方位为客户考虑。”
裴建军认为,做海外市场营销,重点需要让客户知道申龙客车,了解申龙客车能够提供哪些服务。“我们会派驻点人员与经销商一起做售后服务站的跟进。例如车辆的上岗前培训,告诉客户申龙客车的产品特性、应如何驾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就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裴建军介绍说,申龙客车除了国内销售服务部门之外,还成立了海外售后服务部门。这是因为海外售后服务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语言问题;二是对市场和使用状况了解的问题;三是和客户沟通的问题。海外售后服务和国内并不一样,健全的组织机构非常重要。此外,在海外市场,申龙也会通过培训当地售后服务人员,建立完整的售后服务团队,针对大集团用户也会派专人跟进,以保证客户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响应。
裴建军还透露,申龙客车将在泰国曼谷建立东南亚地区的海外设备中心库,主要服务于东盟国家,“由于东南亚市场占据了申龙客车近50%的海外份额,在人力和资源上自然是以这个市场为主。”
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传统客车企业的海外竞争手段不多,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裴建军认为,客户的选择代表了资金的流向,资金的流向就说明市场或客户对产品性价比的认可。做海外市场,关键是了解客户需求,客户的服务对象是谁?对车辆的要求不应将国内市场的标准配置直接照搬到海外,否则对后期服务以及口碑会造成很大影响。
“申龙做海外市场的时间比较久,销售还不错。我真正担心的是后进入的客车品牌,这部分客车品牌在原有商用车品牌的基础上对客车进行开发,无论成本优势或是技术优势,乃至投入力度,都可能对传统客车企业造成较大冲击。”裴建军表示,客车平台的积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这部分商用车企业在海外拥有较强的商用车销售和服务网络,它们也就具备了“搅局者”的能力。“直白点儿说,就是在货架上又多摆了几款产品,所以抢走部分市场份额是肯定的。但这些企业后续能发展到多大规模,我们也无法预判,最终还需要看市场需求和认可程度。”
所以申龙目前要做的就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裴建军认为,这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市场不断进行深耕细作;二是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比如,中国客车市场大量进驻东南亚市场,市场需求很快会被释放掉,很可能就只有两三年的好光景,但客车的生命周期远不止2~3年,所以应寻找可持续发展模式维持企业在海外的生命力。另外,每个客车企业都看重海外市场、都在大力开拓,在竞争中各企业的实力很快就会得以体现。所以,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体现在企业对产品的持续改进,以及生产一致性的持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