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沙特阿拉伯 胡锦涛 石油供应 

胡锦涛抵沙特 有望签署能源协议

时间:2009/2/12 9:09:37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国际金融报责编:0条评论

 

    应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5国国家元首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月10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上述5国进行国事访问。沙特阿拉伯是此次胡主席“五国之行”的首站。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访问的目的是加强与5国的政治关系,访问期间将签署一些合作文件,目前有关文件正在筹备和商谈之中。中方愿意进一步加强与沙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并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

 

签署能源协议可望双赢

 

  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上周五表示,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行程中的5个国家,除了沙特外,其他非洲4国的能源或资源并不丰富。因此说明中非关系不仅仅建立在能源或资源的基础上,此行意义更是如此。 

 

  翟隽表示,多年来,沙特阿拉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能源问题将是两国元首会谈的重要议题。他还称,至于是否会签署任何具体合作文件,相关工作仍在继续当中。如果协商顺利,双方将签署一些文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两国签订能源协议的可能性较大,现在签署能源方面的协议对两国来说是双赢的。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急剧下滑,大大减少了对中东原油的需求量,作为中东最大产油国的沙特亟需寻找新的国际石油买家。另外,由于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对沙特来说是个机遇。同时,目前国际油价几乎探底,如果中国能和沙特签订稳定的石油供货合同,对中国将是巨大利好。他主张中国引进沙特石油投资者,这样有利于保证原油供应。

 

外贸投资或升级

 

  沙特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杰里希昨日表示,沙中友协建立初期,两国间的年贸易额不到30亿美元,此后这一数字逐年增长。去年沙中双边贸易额突破418亿美元,沙特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西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两国经贸合作已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驻沙特大使杨洪林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沙两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处境相似,许多主张不谋而合。在包括20国集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个框架下,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开展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专家分析指出,中沙两国经贸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互补性较强,发展空间广阔,合作领域已扩展到贸易、能源、工程承包和相互投资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