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法士特董事严鉴铂:“大营销理念”助法士特抢占市场

时间:2008/10/14 9:55:45来源:第一商用车网作者:第一商用车网责编:0条评论

 

    40年前,法士特在陕西宝鸡的一处小山沟里建厂。此后的近30年时间里,法士特的年销量都徘徊在3000台左右,很难突破5000台。

  

    40年后,2007年法士特重型变速器的销量达到43万台;2008年上半年,法士特共销售重型汽车变速器33.1万台。在8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法士特变速器的占有率超过86%,15吨以上市场占有率超过92%。这样近乎“垄断”局面,法士特是如何做到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从1998年开始负责销售工作的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严鉴铂非常合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法士特最困难的时候,曾经连续四个半月发不出工资。1996年,李大开临危受命,出任厂长。当时担任厂长助理的严鉴铂被李大开任命为副厂长,主管生产技术,1998年开始负责销售至今。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严鉴铂 

 

    回想上世纪90年代后期那段辛苦打拼的岁月,严鉴铂印象深刻。他说:“李总非常有魄力。上任伊始,就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带头裁员,先让自己的夫人下岗。”他认为,法士特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最关键的就是“领头雁”李大开。“李大开是个工作狂,而且时刻不忘危机感”。 

 

    在李大开带领下,法士特经营逐渐好转。严鉴铂说,1998年法士特的经营就有了起色;2000年赢利600多万元;2001年与湘火炬合资,成功改制,品牌效应也逐渐出现;2001年实现产值1.3亿元;到2006年达到62亿元。市场占有率从10%提升到86%。

 

    严鉴铂认为,法士特第二个成功的因素是,自1998年开始公司每年提出一个主题,定向攻关。比如1998年是“产品开发质量年”,1999年是“营销管理年”,2000年是“科技进步效益年”等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为法士特产品质量提升、赢得市场青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个成功的因素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法士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陆续推出大量新产品。目前法士特已经拥有2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的变速器。这些不同品种的变速器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为法士特几乎“垄断”市场提供了保障。

 

    基础打好了,具体做营销时,法士特人讲求“团结务实,顽强开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严鉴铂指出:“市场营销是‘一把手工程’,李总亲自抓。他既是技术专家,也是营销专家,总能为客户想出共赢的方案。”在李大开的带领下,法士特提出了“大营销”的理念,即营销不仅是市场部的事,其他部门的人也要积极配合;营销不仅做售前工作,售后服务也要及时到位。 

 

    严鉴铂给记者讲了他们开发北方奔驰变速器市场的经历。1998年,法士特的营销人员去北方奔驰开发市场。北方奔驰有关负责人明确告诉他们:“不会用双中间轴的变速器。”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市场部的人打不进去,技术部门的人上。法士特技术人员与北方奔驰的技术人员不断接触,给他们讲述双中间轴变速器的优势。经过两年时间,他们说动了北方奔驰的技术人员。2000年下半年,他们答应试装一台法士特变速器,谁知一试就欲罢不能,2003年就开始批量供货了。

 

    更加能够说明法士特营销人员坚韧精神的,是他们进入东风配套体系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几代法士特人持续努力,坚持不懈,历经近20年时间,到2000年东风才答应试装法士特的变速器;2002年开始上量,达到300台;到2004年,法士特就为东风提供了6万台重型变速器。 

 

    法士特市场营销的成功,离不开对售后服务的重视。严鉴铂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法士特重点建设服务网络,现在全国已经建设了1000多家特约服务店,同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呼叫中心。2003年,法士特提出“超感动服务”,走在国内同行前列。 

 

    严鉴铂告诉记者,一家服务站的负责人跟他开玩笑说,他们不想做法士特的服务站,因为法士特的变速器总不坏,售后服务就赚不到什么钱。一句玩笑话,透露出法士特变速器在用户心中的形象,或许这才是法士特的产品能够几乎“垄断”市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