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卡车 客车 中国重汽 青岛重工 

青岛重工2015年产销过万辆 自营出口过亿美元

时间:2016/1/12 8:27:53来源:中国重汽作者:责编:李秀芝0条评论


奥秘之四


以大营销思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作为国内最早被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授予命名为“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的青岛重工在产品出口方面,已保持了多年的行业“产品出口第一”的美誉。今年,面对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他们更加坚定地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勇敢地开拓未知的国际市场,与客户密切接触,实地了解新市场国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发展自己的经销商,建设好国际营销网络。通过对国际市场坚持不懈地开拓,换来了不俗的成绩。今年,青岛重工出口各种专用车7632辆。特别是自营出口1761辆,同比增长140%,自营出口创汇10702万美元,同比增长218%。


曾经担任过中国重汽亚美部总代表的青岛重工总经理王瑛波十分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他要求青岛重工业务人员,产品营销要面向国际市场,应逐渐培养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坚持走国际化“大市场、大营销”的销售之路,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严峻形势,青岛重工从企业的内部信息化做起,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围绕公司系列产品的发展,以效益为中心,坚定推进“走出去”战略。他们认真分析和研究海外重点区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销售策略并建立了出口产品资料库,下大力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首先,他们依托中国重汽集团进出口公司强大的国际化销售网络,在充分保障集团公司产品资源需求、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的前提下,配合中国重汽集团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拓宽对外出口渠道。其次,青岛重工按照开拓国际市场的分工,三个出口部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产品需求,充分利用自身的出口资质,发挥好自营出口的优势,把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作为工作重点,做好产品出口工作。通过不断地努力,现在青岛重工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客户群,已经在中南美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等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与有实力的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自卸车、环卫车、罐车、挂车、摆臂车等整车的批量出口。今年,他们在稳定开拓南美古巴市场收获颇丰,通过精耕细作,加强“亲人”服务,连续斩获不同产品的批量订单,为公司创出了可观的效益。同时,他们还开发了东南亚等较稳定的区域市场,实现了批量销售,并基本保持稳定。特别可喜的是,青岛重工在今年新开发的国外区域实现了高附加值产品——2台山木挖掘机和4台升降驾驶室挖掘机的销售。


奥秘之五


以产品质量提升提高产品竞争力


通过多年的发展,青岛重工深知:“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而且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否取胜的法宝。产品质量的优劣,关乎企业的前途和未来。”所以,青岛重工一直坚持不懈地提升产品质量。今年,以提高青岛重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提升计划。经过不懈努力,青岛重工整车产品质量得以稳步提升,经受住了国内外市场的考验,收获了众多用户的赞誉。


今年以来,青岛重工在实施“Q14质量提升计划”的基础上,继续将质量提升工作引向深入。2015年年初发布了“Q15质量提升计划”并认真实施。他们认真理顺外部故障费用归集、追偿流程及口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升质量改进效率和效果,完善质量问题改进清单制度,抓好每项问题的改进落实,问题不归零不放过。他们以高品质产品“智造”为中心思想,以国内外高品质专用车为标杆产品,结合精益化生产措施,通过创新质量管理机制,推进产品实物质量的有效提升。为了Q15质量提升计划的顺利实施,他们共推进实施了三期产品质量提升计划。一期根据产品实现过程明确质量职责;完善外部追偿管理办法与追偿标准;健全内部质量追偿机制;从内外部质量事件中寻找课题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并推进实施。二期以工序质量保证能力为中心,组织工序能力确认。特别加强了对重点产品重点工序的确认工作。三期以提高产品外观质量,推进精品工程为目标;开展“红色缺陷考评”工作;以日常多发的责任缺陷管控为目的,加大考核力度促进缺陷管控能力提升。他们还进一步研究产品质量检验的体制机制,将实物质量责任与生产制造单位紧密联系起来,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重点抓监督、抓改进,形成质量控制良性循环。他们以故障模式分析(FMEA)为源头,狠抓各系列产品的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CP),完善相应控制措施,规范质量门运行;结合外协配套招标工作的实施,规范供应商准入、产品件批准(PPAP)及追溯考核。


目前,通过质量提升的青岛重工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轻量化自卸车产品、搅拌车产品、环卫车产品、城市智能渣土车、特种挖掘机产品,以及零部件欧力克液压缸,都比以往赢得了更多用户的赞誉。


奥秘之六


以精益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行质量


精益生产,一种源自于丰田式生产模式的管理哲学,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为更好实现青岛重工企业发展的新突破,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青岛重工在2014年11月份,启动了青岛重工的精益化管理项目。他们在聘请管理咨询公司专家以实施精益化管理为重点手段,由点到面加强分期实施精益管理,以逐步构建青岛重工精益化生产的新格局。青岛重工实施精益化项目工作,并不是对以往管理思想、方法的改变和否认,而主要是对管理意识,管理手段、执行力贯彻的转变。通过项目实施,理顺、细化工作流程,并用程序化、表单化的模式固化下来;强化执行力,反复抓,抓反复,逐步改变员工工作意识,管理者每天几次深入一线,了解生产现场情况,严格执行“三现主义”,倒逼管理改善和提升。随着精益推进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职工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并涌现出一批参与改善、融入精益的一线职工,他们追随着精益的步伐,不断改善、提升。“精益从我做起,改善从心开始”成了每一名职工的口头禅。2015年,青岛重工扎实推进精益管理项目, 在完成一期精益化项目的基础上,将精益化工作由零部件部为基点向公司所有生产单位全面推进。二期精益化推进在设备TPM推进、工艺纪律执行、生产计划达成、现场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通过精益化工作的展开,推动了公司“四大模块”工作同步进行,特别是在生产管理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订单的完成率和交货期,进而提高了企业运行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实施管理重心下移,贴近一线、服务一线,青岛重工还结合公司各项管理提升工作,在公司中、高层范围内开展日常点检制度。他们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对公司一线加工部现场分部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生产、设备、安全等隐患,及时加以整改,促进了一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同时,青岛重工还建立了以推进指标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强化绩效监督,推动管理提升。各部门要围绕各项指标开展工作,将指标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的核心。建立了重要事项督办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他们还认真推进实施了ERP管理系统,积极发挥信息化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企业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创造出良好支撑环境。


奥秘之七


以挖潜降本增效向企业内部要效益


降本增效是一种管理,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近年来,青岛重工坚持不懈地降本增效,不断地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取得非常可喜的实效。


今年以来面对重卡严峻市场形势,青岛重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品牌、质量、效益升级年”活动,主动转变,主动作为,创新升级,在盘活资产、降本增效上下大功夫,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任务书指标,把降本增效作为工作主线,在设计工艺改进,提高自制率,比价采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效果,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起到有力支撑,继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后,企业效益继续提升,全年实现利润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完成降本增效210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降本增效指标,为青岛重工效益地提升,起到了有效地支撑。


他们首先利用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实现降低采购成本。在大宗物资采购方面借助集团公司及专用车部平台,实现集中采购,通过分类优化,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大幅降低。其次,他们通过加强比价采购,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在外协件及非集中采购全面启动降本增效,结合全年降本增效工作计划,对采购方式的改进和提高,采取纵向、横向对标,根据不同物资采用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手段,取得了很好的降本效益。再之,他们通过设计工艺改进降本增效。各个加工部及技术工艺部门优化设计,从提高、改进工艺上入手,降低材料消耗和工时消耗等降本增效,效果非常显著。另外,他们还积极消化积压存货,盘活存量资产;激励生产一线职工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小改小革;公司工会也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这些都十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降本增效。


奥秘之八


以文化创新凝心聚力强化团队建设


青岛重工党委在企业发展中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凝心聚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为此,他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中国重汽文化的大框架下,注重建设自身的特色文化,创新开展了“三员三心”活动(即知员工事、交员工友、帮员工忙,做员工的知心人、贴心人、热心人)。“三员三心”活动拉近了干群关系,凝聚了职工队伍,鼓舞了职工的工作干劲。


青岛重工党委将爱心融入企业文化,认真倾听、积极回应职工呼声,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他们多次召开职工座谈会,认真倾听职工的心声,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他们积极倾听、回应职工群众的呼声,为全体职工发放了高温补贴。为一线职工安装了除尘排烟装置,改善了一线职工的作业环境,保护了职工劳动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还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惠及职工”,深入职工群众、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发现、消除与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给一线职工解决了一系列与其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他们为一线职工冬天“送温暖”,夏天“送清凉”,给一线职工以贴心关怀,还特别为一线职工安装了20个“爱心小药箱”,把爱心送到了职工的心坎里;为职工开通了法律服务热线,把法律服务送给每一名职工;为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增添了6000余册图书和多台电脑,建设了令职工群众喜欢的“职工书屋”。今年,青岛重工“职工书屋”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并获赠4万元书籍。他们还为单身职工建设了乒乓球活动室、电视室,并铺设了塑胶篮球场地,进一步活跃了职工的文体生活。


“三员三心”活动在青岛重工内部营造了“企业是个大家庭,职工之间如亲人,同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组织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干群良性互动,上下团结一心、共促创新升级的大好局面。同时,“三员三心”活动也将企业的团队建设登上了新的台阶,全公司各个系统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也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工作激情,推动了青岛重工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十三五”到来之时,青岛重工总经理王瑛波表示,青岛重工要在中国重汽集团的战略指引和坚强领导下,以创新求突破,以实干求发展,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开发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转方式、调结构、创品牌,打造国际一流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实现企业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