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东风商用车 陕汽 重汽 福田戴姆勒 

2015血拼战在所难免 重卡5强理好自家事成获胜关键

时间:2015/3/19 8:02:46来源:方得网作者:姚蔚责编:0条评论

 

福田在周亮离开后,把负责战略的副总经理吴越俊派到欧曼本部任本部长。欧曼在经历了2005年、2006年最艰苦的日子后,在2007年又回归增长。在欧曼最艰苦的日子里,吴越俊针对福田欧曼做出了大量的改革。

 

2014年,周亮进入戴姆勒东北亚投资公司任副总裁。据称,周亮很有可能作为戴姆勒公司派出的代表,接任福田戴姆勒公司的CEO。假如这样的话,福田戴姆勒高层中,会出现两大巨头——周亮和吴越俊。这两位都是商用车界的大佬,对福田都了如指掌,对企业也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理念;所不同的是,周亮代表的是外方戴姆勒,而吴越俊代表的是中方福田。

 

假如,福田戴姆勒的董事会真的做出这样的决定——让戴姆勒方出任CEO,而周亮又作为新任总裁入主福田戴姆勒的话,那么欧曼的2015年会是什么样?一山能容二虎吗?

 

福田戴姆勒在成立之初,股东双方以50:50的比例入股。对于股份对等可能带来的问题,或许很多人都能想到。不过,假如说,从福田出来的周亮会代表戴姆勒出任CEO的话(这是假设啊),那可真是没想到。

 

(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陕汽:能否与潍柴同仇敌忾

 

再来说陕西。陕汽,不是央企,也不是合资企业,因此,解放、东风和福田戴姆勒的家事,陕汽不会有。不过,陕汽和潍柴的关系,今年会如何呢?

 

从合资后,陕汽一直没有自主研发的重卡平台面世。2014年新上市的德龙X3000仍然是德龙系列,而德龙平台源自陕汽在2003年引进的德国曼F2000技术,当时第一款车型叫德龙F2000。2005年底,潍柴入主陕汽,自此以后,陕汽既没有引进新的车型,也没有推出自主研发的车型。10多年来,陕汽的车型一直是德龙系列:德龙F2000,德龙F3000,德龙M2000,德龙M3000,德龙X3000。

 

对于陕汽一直未推新平台的原因,笔者听到的说法是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来自潍柴的声音,认为陕汽在产品研发上不给力;二、来自陕汽的声音,认为潍柴对于陕汽的研发投入力度不够。现在,不管原因到底是什么,结果就是,潍柴入主10多年间,陕汽没有自主研发的新车面世。

 

陕汽在2014年借博通之壳上市不成功,有人说是因为潍柴的阻挠,不管是否如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陕汽希望摆脱潍柴的控制,但是没有成功。

 

另外,2015年陕汽商务大会上,装配陕汽康明斯和潍柴发动机的展车数量平分秋色。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场重点介绍的德龙X3000,使用的是康明斯发动机。

 

那么,2015年,潍柴对陕汽是否会加强控制?陕汽是否会继续要摆脱潍柴的控制?

 

无论哪一种情况,如果潍柴和陕汽要上演“宫廷戏”的话,陕汽在2015年的业绩,恐怕就会打折扣。

 

(现实永远比戏剧精彩)。

 

重汽:兄弟能否同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梳理完前4家企业的家事后,笔者发现,还就中国重汽的烦恼要少一些:重汽不是央企,合资方曼恩只有25%加一的股权,不像戴姆勒对欧曼有那么大的话语权,更没有一个潍柴这样的“太上皇”管束着。

 

另外,中国重汽的曼技术产品,已经基本上道。对于曼技术这棵树,中国重汽培育了5年,现在终于开花结果,开始卖产品。中国重汽借力曼技术,在牵引车上有了一定的优势,再加上之前在工程车市场的底子,中国重汽在2015年,手里的牌还是不错的。

 

不过,重汽的这棵树,今年的果实能不能结的茂盛,全看重汽自己。假如,中国重汽能够在2015年处理好自家事,处理好卡车公司和商用车公司的关系,处理好汕德卡和T7H的关系,不要有内耗,那么,中国重汽的2015年还真是形势大好。

 

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如果卡车公司和商用车公司能够同心协力,优势互补,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竞争,那么完全有可能联手PK对手。这也是重汽当初设立两个公司的想法,只可惜多年来似乎一直没达到预想的效果。

 

这一美好的想法,在2015年能不能变成现实?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