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再现温调倾向 重卡行业不会再大起大落(一)
而温家宝在其10年(2003-2013年)任期内,一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9次,最多的2007年为10次,其次的2008年为9次。与利率调整方式一样,这一期间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是时而上调,时而下调,方向不定。
李克强任期内,对存款准备金率没有进行过全面调整,只有2次的定向降准,也就是今年4月和6月,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符合有关条件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温家宝时代就是“急加速与急刹车”的状态,而且加速和刹车非常频繁,力度也非常大。
但在朱镕基时代和李克强政府,经济调控要缓和得多。同时,朱镕基时代的调控都为同一方向,也就是不断紧缩的调整。而温家宝时代,则是一会紧,一会松,松起来就不停地降低利率,且伴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一个劲下降;紧的时候不但连续提高利率,同时还不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2007年,一年时间就没闲过,月月都有调整,不是银行利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有几个月份一个月还是两次调整。
李克强政府从上台一年多以来,没有全面动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只是温和、有限度地调整。比如,政府允许银行在规定的利率上下浮动10%,以及针对部分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频繁调控下 重卡行业产生高度波动
除了货币政策外,在财税政策(包括财政支出中的政府投资)、产业政策等与宏观经济相关的政策方面,温家宝政府也表现出了政策出台频繁、取向反复等特点。比如,从2004年开始,煤炭、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就在一轮又一轮的限制与刺激中不断扩张和收缩。
众所周知,重卡行业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任何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都会带来重卡行业的波动,且其波动幅度要大于宏观经济的波动。
打个比方,假如把宏观经济比如一辆疾驰的大客车,那么重卡行业就是坐在车后排的乘客。在温家宝政府时期,这辆大客车始终处于不停顿地急加速和急刹车的状态中,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极为频繁,且处于持续反复调动状态,一会是刺激,一会又是收缩。在宏观经济的反复提速和踩刹中,坐在“车后座”的重卡行业自然是起起伏伏,增长率就像坐过山车。
大家可以看一下近14年来的重卡销量和增长率变化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温家宝继任之前的重卡销量,一直呈增长态势,从2005年开始,重卡销量有了反复,2012年为第二次反复。从2003-2013年的10年期间,重卡的增长率则如同荡秋千,上下反复幅度很大。
重卡行业的大起大落,可以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以及企业的难以决策。由于温家宝政府10年里宏观政策出台极其频繁且方向反复,导致重卡销量增速的反复无常,不少重卡企业已不再奢望销量符合预期,不少企业则是一副听天由命的态度。甚至还有不少零部件企业老总称,重卡行业太难干,忙时忙死,闲时闲死。
不过,这一状态有望在李克强时代得到极大改善,原因见下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