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进行时 那些政协委员建言汽车“好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为清洁城市支招 破除新能源汽车"叫好不叫座"尴尬
“问10个人有9个人都说支持发展新能源车,但当问到是否愿意买新能源车时,只有1个人说可以考虑。”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近期在郑州和北京街头做的几次随机访问做出的调查,其访问对象多数是年轻人。
新能源车遭遇“叫好不叫座”,配套设施不健全是主因。“十三五”新能源车如何走出尴尬现状?
陈世强委员建议,一是各地区各部门下一步应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由政府主导,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而部门之间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划、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制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将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纳入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力度,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充得上电。
二是将充电站与加气站合并建设。他说,政府鼓励充电站与加气站合并建设,统筹协调各领域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并建立有利于基础设施长期运营的充电收费价格和运营收费机制,引导市场建立投资收益可行的商业模式。
屠杰委员则建议,无论充电站还是加气站,不仅要解决在城市遍布建设问题,还要在全国各地形成网络覆盖,让新能源汽车不再只能跑短途,还要让它实现“全国随意跑”。
让新能源汽车“全国随便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充电器和加气站标准的统一,让电动车实现随处可以换电池而不是停下来充几个小时的电,燃气汽车也可以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随时加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