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GDP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明年增长目标定为7%

时间:2014/12/10 15:04:14来源:腾讯财经作者:责编:0条评论

 

“新常态”思路提出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于昨日(12月9日)开幕,明年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如何定调,令人期待。

 

市场普遍预计本次会议即将发布的主要经济工作任务将和上周五(12月5日)已经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基本一致,但可能有更多细节发布,比如GDP增速目标为7.0%(低于今年的7.5%)、CPI目标水平为3.0%(今年为3.5%)、M2增速目标为12%(低于今年的13%)等。

 

中国今年恐将自1999年以来首次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全年经济增长可能为24年来最低。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些有影响力的政府顾问建议政府将2015年经济增长率目标下调至7%,还建议政府将CPI目标从今年的3.5%下调至约3%。

 

过去10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曾调整过两次,2005年由7%上调至8%,2012年则被下调至7.5%,2014年增长目标则定为7.5%左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重申审慎的货币政策,但消息人士认为,基调仍将保持宽松,以避免增长大幅放缓。而分析师预计决策层将启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力度最大的宽松举措,采取降息与降准并举的做法来鼓励银行放贷。

 

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将迎来结构调整的窗口期,宏观政策将继续在促改革、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求平衡,稳中求进,此外,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价格改革、户籍改革、“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等明年有望获得重点推进。

 

主动适应新常态 明年GDP目标将下调

 

在定调明年宏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前,上周五(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至此,中国2015年经济路线开始揭开神秘面纱。

 

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最受外界关注的一大问题是,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否会进行下调?

 

就目前的媒体报道看来,预计中国将下调2015年GDP增速目标几乎成为海内外舆论的一致共识。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彭博,以及中金公司、瑞银证券、申银万国等中外机构近期发布报告,不约而同地均预计明年中国政府会将经济增长目标由7.5%左右下调至7%左右。

 

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认为,明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环境和减排领域的任务或许没有完成。他预测,明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7%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会定在7%,实际增长会略高于7%,在7.1%到7.2%。

 

“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低于7.5%,在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加速衰退的新常态下,明年经济增长继续保7.5%的难度明显加大。”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微博)表示,下调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大概率事件,最可能的是直接定7%,明年实现略高于目标的增速;另一种可能是定“7%-7.5%”区间,明年增速稳定在区间之内。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经济增长目标不能太高,这样才能给予结构调整和改革释放更大的空间;但也不应过低,以保障基本的发展和稳定需要。

 

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7.3%,创五年半最慢增速,但稍强于预期。前三季度GDP增长7.4%,仍低于7.5%的今年官方年度增长目标。如果第四季度经济不能回暖,则中国今年可能自1999年以来首次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全年经济增长可能为24年来最低。

 

从统计局刚刚发布的11月部分数据看,经济下行的压力依旧存在,不少机构认为这种压力将会持续到明年。

 

据悉,一位智囊人士认为,今年完成7.5%的GDP目标非常吃力,明年不必再戴上这个“紧箍”。无论从就业目标还是两个“2020年目标”来看,只要保证7%的增长速度就能完成任务。

 

分析人士指出,下决心深化改革的中国政府,不会纠结于GDP小数点后的变化,在稳定增长的同时,促改革、调结构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这种更加注重质量而非速度,并且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的更加优质的增长,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真正需要的。

 

因此,明年经济目标的设定无论是多少,都应该是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新常态”的反映与适应。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改革和政策风向标,预计“新常态”将成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在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看来,新常态这个词汇,本身就包含了GDP增长速度下滑的预期,更加强调要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与往年相比,新常态概念提出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更加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体制改革深化,更加关注如何扩大内需,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此外,鉴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几家智库还建议政府将消费者物价通胀目标从今年的3.5%调降至约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称,建议把成长目标定在7%左右。他表示,建议把通胀目标设在约3%,在就业方面,争取再创造1000万个就业机会。

 

政策“稳中求进”基调不变 明年有降息降准可能

 

在“新常态”成为共识后,未来中央政策的走向被认为将有新的变化。5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相比往年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才明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此次中央政治局提前定调,将有利于明确和稳定社会预期。而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