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中国 俄罗斯 天然气 

中俄天然气博弈20年:价钱不是最重要

时间:2014/5/26 7:52:04来源:新金融作者:彭俊勇责编:0条评论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油气专家孙永祥认为,在上海签署的俄罗斯对华供气合同价格位于每千立方米380至388美元区间。

 

“价钱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去猜测到底是多少价格,这么大的合同金额和期限,不能简单地考虑价格原因。”林伯强认为,“中俄双方通过这次合作,都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才是重点。这种合同不是简单的零和游戏。”而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的隐形利益,在天平中的重量显而易见。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22日在北京表示,对于中俄双方来说,协议的签署是“双赢”。我觉得要充分相信谈判人员和企业,在商言商,都等了十几年,谁都不会干亏本的买卖。

 

中国进口天然气的渠道不止俄罗斯一个,之所以这次协议得到重视,除了双方谈判时间长以外,与协议达成的时机同样引人注目。“这次受到这样的关注一个是除了体量巨大之外,重要原因就是地缘政治的关系。要从整个大的世界政治格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林伯强表示。

 

而在目前国内生产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进口解决,再加上国内能源结构的转变,未来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必然会大增。

 

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14%,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未来数年,最低估计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

 

“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是对天然气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天然气的环保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林伯强介绍。

 

天然气之外

 

中俄天然气合作之外,其他项目其实同样值得关注。

 

5月20日,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在中俄谈判结束后对记者表示,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中国方面商定天津炼油厂投产的期限,俄罗斯公司将成为该工厂的唯一供货商,炼油厂将在2019年底前投产。据其介绍“我们达成十分重要的协议,涉及批准文件的具体计划、设计和建设天津炼油厂并且从俄罗斯方面为这个炼油厂额外提供910万吨石油。”

 

根据协议,该项目工程由俄中东方石化公司负责,其中俄罗斯石油持股49%,中石油持股51%,天津炼油厂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协议已于2010年9月签署,项目投资总额约达50亿美元。第二阶段计划在中国建设加油站网络,将在俄罗斯石油和中石油的品牌下运作。

 

与此同时,俄罗斯第一大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与中石油签署了在“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框架下每年对华供应3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合同。 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双方就已经签署了基本协议,现在是在落实最终合同。

 

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14%,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未来数年,最低估计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

 

此次协议之后,中国天然气进口东北、西北、西南及海上四大通道的布局最终敲定,有助于实现天然气进口的多渠道、多来源与多品种,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在西南,中国目前已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约2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400亿立方米进口总量的一半。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去年还签订了一份协议,在2020年之前将天然气年出口量提高至650亿立方米。加上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2020年中国至少可以每年从中亚获得850亿立方米天然气。

 

在南部,中国已经开始向缅甸进口天然气;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海运协议已经在手。

 

2013年,中国通过海上进口天然气约为250亿立方米,从2006年布局至今的LNG接收站,一年的接收量不足中俄一条管线一年的输送量。而中石化2013年的天然气产量约合不到190亿立方米,仅为此次中俄合同的一半。

 

“中国能源进口采取的是多条腿走路的方针,不会将鸡蛋放到任何单独一个篮子里的。”林伯强认为。

 

2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董事长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表示,俄气公司已同中方就250亿美元的天然气预付款达成初步共识。

 

同一天该公司宣布“俄气所有分公司及子公司今日就已开始着手落实项目”。

 

20年谈判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