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开发环保与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出席讨论的道达尔集团执行副总裁戴克瑞指出,页岩气对能源结构改善和能源价格供应是有好处的,现在下页岩气开采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结论为时过早。“风电曾被公认为是环保型能源,但如果风电布局不合理,就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所以新型能源的利用关键在于将其开发技术控制在环境可以承受的水平内。”
与会专家表示,实现美国式的页岩气革命,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还需在输气管网建设、人才储备和开采技术上实现突破。
戴克瑞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建立在高度专业化的公司和大量人才储备基础之上,这在美国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之前就打好了基础。“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复制美国页岩气开发模式,但需要时间。”
此外,中国等国页岩气埋藏和开采条件与美国不尽相同,这为复制美国页岩气开发模式带来困难。
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针对两千米左右的页岩层,其他地区和国家并非都适用美国技术。”与会嘉宾认为,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具有开采周期较长、单井经济效益不高等特点,借用美国的技术来开采页岩气存在局限性。
高自民指出,中国的页岩气埋藏平均深度较美国深,地址分布条件更为复杂,用于页岩气大规模开采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也有限,这都为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带来困境。
页岩气革命将重塑国际能源结构
尽管页岩气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发还面临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诸多约束,但与会专家仍对页岩气革命充满信心。他们认为,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未来必将重塑国际能源结构。
页岩气革命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冲击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直接影响到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格局。另一方面,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有望使世界能源格局进入天然气时代。
能源领域专家表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战略有四个基础:大力开发本国资源;增加原油进口渠道;建立原油和天然气储备库和采用新型节能技术以降低化石能源使用需求。
“页岩气的巨大潜力,足以动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战略要素。”英格沙利说,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实现可以使油气进口国增加本国现有的油气产量,并大大延长本国现有油气储量的开发时间。
“即使你的国家不能实现石油自给,增加的页岩气产量也会促进本国油气贸易的健康均衡。”英格沙利如此认为。
高自民指出,尽管有观点认为页岩气开发增加了全球对化石能源的更多依赖,但这有利于全球天然市场形成一个类似于石油市场那样的健全机制,并能促进对天然气的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全球的经济增长。
与会嘉宾认为,没有页岩气资源或不具备页岩气开采能力的国家也将从页岩气商业化开发中获利。“各国会因页岩气的增多而变得有更多选择余地,当供应增加时,各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会降低,世界能源市场也会更加稳定。”英格沙利指出,页岩气实现商业化开采后将会降低大量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石油进口国的原油储备在进口量出现波动时的调峰作用也会由于负担降低而显著增强。
“由于页岩气的价格非常低,使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技术可能被挤出局。”霍尔迈茨和英格沙利等嘉宾认为,页岩气的低价格和清洁环保的特点已经使某些国家降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这将反过来刺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
与传统的煤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更清洁,成本更低。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天然气可作为未来石油替代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化工等部门,降低各国对石油的依赖。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十年美国三分之一的煤炭消费有望被天然气所替代。此外,天然气与石油之间巨大的差价也使二者存在替代空间。特别是将天然气作为运输燃料替换汽油,已经是诸多汽车制造商和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
高自民认为,全球页岩气革命的出现将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市场因素,全球经济增长受到能源供应量的影响。二是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增长,使能源价格的制约更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