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黑救护车 成都 

30公里要价800 记者暗访成都"黑救护车"

时间:2013/3/15 8:03:09来源:华西都市报作者:吴柳锋责编:0条评论

 

随后,记者又以同样理由找到另两辆金杯车的车主冯恺(化名),30多公里的路程,他开口便要价800元。

 

市场

 

正规救护车只接不送见缝插针抢得市场

 

要价这么贵,有市场么?闵建说,他们的主要业务是长途转院,或将生命垂危的患者送回家。因为医院救护车有限,成都大多数医院的救护车只接不送,如患者有转院需求,或者要把危重病人送回家,患者家属一时很难找到车。加上车上有氧气罐等急救设备,很多家属往往只能找他们。

 

13日上午,在川大华西医院门外,记者目睹了“黑救护车”车主与一位患者家属讨价还价的场面。这位家属告诉记者,他岳母因脑血栓到华西医院医治,病情好转后,想找车送回新都。“不到20公里,他要价500元,太黑了。”

 

该患者家属说,原来叫过他们的车,找他们主要就是因为救护车内有一些简单的设备,“要稍微放心一些”。

 

13日,冯恺向记者证实,他原是成都某医院护工,看到其中商机后,半年前成为了其中一员,主要跑川大华西医院和省医院,去天回镇那家医院相对较少。他自称有时候等一天都没客人,有时候则一天能拉好几个。

 

问题

 

硬软件差距过大患者权益难有保障

 

救护车属于特种车辆,通过查询卫生部门的管理规定,记者发现,活跃在成都各医院门前的“黑救护车”,远远没有达到接送和转运病人的标准。

 

相比正规的救护车,“黑救护车”离“专业”显然还差得很远。据成都市120指挥中心主任代斌介绍,就正规救护车而言,仅硬件配备,就在10万元以上,“包括急救箱、氧气瓶、呼吸器、血糖仪、心电图机、气管插管包……”代斌说,此外,还配有医生、护士、担架、司机等至少4人,医生必须有3年以上执业经历。

 

反观“黑救护车”,多数仅配备了氧气罐、担架等简单急救设备;而人力方面,有过护工经历的仅为少数。“因为软硬件的原因,如遇意外情况,患者很难得到相应的保障。”代斌说。

 

探索

 

凉山增加正规车辆黑救护车明显减少

 

13日,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胡卫建在接受采访时说,“黑救护车”现象全国各地都有。“甚至还有克隆救护车,就连我们也不一定认得出来。”胡卫建说,经整治后,现在成都很多“黑救护车”都无明显标记,更隐蔽了。

 

胡卫建说,在这方面,凉山州120紧急救援中心在不断的探索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凉山州120紧急救援中心柴主任说,他们通过不断增加救护车,把患者从“黑救护车”手中争取过来。目前,该中心已增设了3台救护车专门负责患者长途转院。在车辆和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和患者达成协议,还可以送患者。

 

“不说别的,车况也比黑救护车有保障嘛。”柴主任说,“黑救护车”的现象已明显得到遏制。

 

症结

 

急救队伍不好组建长途转送业务难开展

 

“凉山模式”在成都是否可行?代斌说,“黑救护车”的监管涉及运管、卫生、客运管理、交警等多部门。因为两地患者数量差异较大,这种方法只能起到一定效果,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有难度。

 

据代斌介绍,成都的正规救护车很多都在亏本,资金问题导致救护车的专业队伍不好组建。“又辛苦、风险又高,3年以上从业经历的医生,很多不愿从事120救护工作。”

 

此外,如政策放开允许长途转送患者,而对方出现意外,对方亲属不依不饶,这个就很难说清了。“因为卫生部门明确规定,医生在超出范围内行医属于非法行医。”代斌说。

 

声音

 

填补了部分空缺但是必须加强监管

 

胡卫建坦言,“黑救护车”不合法,但这类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救护车,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公共服务的一些空缺。“必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监管,以免患者的利益受损。”

 

此前,有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建议,政府应大力发展和规范急救服务,不断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医疗急救行业的监管。在公立医院、急救中心救护车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开放救护市场,让更多可靠的社会资本进入急救领域,使之成为正规急救的有益补充。

 

记者手记

 

救护资源不足催生“黑车”

 

正规的救护车和“黑救护车”孰优孰劣,一比便知,之所以“黑救护车”能见缝插针,说到底还是因为救护资源不足。“黑救护车”到底是补药还是毒药?相信相关部门能找到破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