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是客车行业发展唯一潮流
李世豪指出,目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节能环保的公交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发展清洁环保型公交车也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发展绿色公交、倡导绿色出行包含车辆绿色化、公交智能化、线路优化以及发展公交专用车道和BRT,积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公交客车和清洁气体公交客车,减少颗粒物排放,实现低碳和零排放是绿色公交的重要工程。
此外,朱明也认为,为满足我国节能减排和市民对公交出行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等的要求,公交车辆必须加快更新换代的节奏。“生产厂家产品性能的环保性、人性化和智能化将成为城市公交客车发展的主要趋势。此次论坛就为公交企业和生产厂家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双方互通信息,从而帮助车企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进一步改进产品性能,促进公共交通事业更长远的发展。”朱明说。
新能源汽车成果卓著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解决国内能源资源和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选择。公共交通发展会带动新能源技术的前进,而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前行也将推进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
李世豪认为,这是给公交及客车行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交客车能源将由石油逐步转换到天然气等低碳能源,最终将发展到电力等能源,实现零排放。鉴于天然气颗粒物排放低于柴油,未来几年内,公交客车应用天然气低碳能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地公交企业大力发展LNG公交车势头良好,是降低成本、低排放的有力举措和建设绿色低碳公交的有效途径。”李世豪说。
此外,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发展规则(2012~2020年)》,更是把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目前,混合动力客车已经从导入期进入推广期,经政府财政补贴,用户购买混合动力客车成本大体和传统柴油客车相等。但在实际使用中,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高达10%~15%,经济效益明显,适于城市公交企业应用和大力推广,亦深受公交用户欢迎。不仅如此,纯电力驱动客车通过因地制宜完善配套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示范运营的规模。
经过3年来“十城千辆”示范工程的推广,已有50多个城市公交企业示范应用了新能源公交和客车。至2012年末,示范运行的新能源公交和客车达到12000多辆,混合动力客车推广10000余辆。目前已经形成了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多种新能源技术,尤其是混合动力技术,经过3年多的示范运营,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可靠性也大幅提升。预计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将成为公交行业的主力车型,预计年产量达3万多辆,约占公交客车年采购量的30%左右。届时,新能源客车、天然气客车和柴油客车将成为客车领域的“三驾马车”。
然而,李世豪也坦言,目前纯电动公交车因电池技术与充电配套设施等不到位和价格等因素,有待完善和提升。作为战略车型,应该与时俱进。另外,政府目前是给予补贴,但迟早是要“断奶”的,加快推进市场化运作是非常必要的。
“重庆公交探索新能源客车模式是成功的。制定商业化模式、确定充电基础设施,可实现车辆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单纯依靠政府补贴不是长久之计。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要加快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市场化,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才有与传统客车竞争的优势。”李世豪表示。
最后,李世豪还建议,客车企业应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技术,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示范规模,因地制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