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超载 安全 

又一座桥塌又因为超载 桥梁荷载规范显尴尬

时间:2012/8/25 10:38:53来源:网易博客作者:徐腾飞责编:0条评论

 

又有一座桥垮了,原因目前官方称有可能是超载引起的。

 

桥梁事故常见的恐怕是有两类,第一桥跨了,第二桥裂了,分别对应着桥梁设计中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坍塌,三死五伤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坍塌,三死五伤

 

桥跨了,通常可以看到的官方理由是超载,沉降等。

 

桥裂了,通常找的理由是超载,温度。

 

超载,沉降和温度就是一个框,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

 

当然找借口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超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期存在时,我们是不是除了治超之外再有一个思路,就是提高现行规范的水平,把超载变成常载呢。

 

在科研与教学实践中,我总是以横向折减作为例子,来说说现行我国规范的尴尬。

 

我国规范中当车道数目大于3时,应考虑横向折减,折减系数如下表:

 

 

表中可以看出,荷载并没有与车道数目成比例增加,当车道数目为8车道时,计算荷载只需要4个车道。

 

其中原因,规范是这样解释的:

 

 

简而言之,规范认为多个车道不可能同时排满或者不可能同时所有重车都在各个车道的最不利位置。但现实又是如何呢:

 

1、城市桥梁堵车是常态,所有车道全部排满随时都可能发生,由于秩序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比设计多出1-2个车道的情况。

 

2、重车超载普遍存在,大量重车上桥的情况,也是一个现实。例如此次哈尔滨,4辆重车,同时上桥,同时出现在单柱桥墩的一侧,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倾覆。

 

3、治超引起的问题,笔者曾经去参观过某大桥治超,早上八点到晚上10点,路政人员在上桥出查超载,这时候上桥车上比较正常,而超载车辆去哪里了呢,都在桥下等着。10点钟路政人员一下班,几十上百辆超载车辆一拥而上,排成车队,此时就不是什么同时都出现最不利位置的几率低了。这就是一个火车过桥了,而且是几列火车同时过桥。

 

我国规范在制定时参考了不少国外的规范,有的地方甚至是照抄,这脱离中国国情的照搬,当认为的小概率事件成为一个必然事件时,恐怕就会造成自己的尴尬。

 

这也给规避责任留下了隐患,超载真正成了一个框,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