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汽在重庆前三季度销车近1900辆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不乐观,国内重卡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面对略显疲态的重卡市场,中国重汽销售部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重销”)异军突起,截止9月23日销售累计开票1903台,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并正向历史年最高销售记录冲刺。
重庆地处西南,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工业基础雄厚,汽车工业发达,仅在本地就有上汽依维柯红岩、北奔铁马、精工卡车等重卡生产企业,又与湖北、陕西交界,东风、陕汽等国内知名重卡生产企业在当地也算的上是“半个主场作战”,要想在重庆市场分一杯羹,站稳脚跟,自然得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近年来,“HOWO红”在重庆的异军突起,使得当地传统强势企业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重销这个老对手。
蓄势待进--没有士气的队伍不是好队伍
2000年中国重汽重组之初,因历史遗留问题,重销当时人员达50多人,女同志占1/3以上,平均年龄45岁以上,多年销量低迷,团队没了心气。加之在“别人的主场”作战,重组后年销量最高时也没能超过200辆。面对这样的局面,2006年底,陈卫作为经理来到重销,带领着一个新团队,开始了新重销的创业之路。
来到重销办公室,墙上一张略显发黄的A4纸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待人要和气、做事要公道、物品要整洁、人要有精神。”重销的员工们说:“这是陈总来到重销之初对他们提的第一条要求,也最能代表新重销的文化。”
$Next$
初到重销,低落的士气让陈卫着实头疼了一把。营销网络铺不开,服务站仅三家,多年销量维持在百辆左右,效益差,员工工资低,很多老员工无心工作,几个刚过来的年轻销售员心里也开始打鼓。
面对这种局面,陈卫没有气馁,曾当过四年特种兵,连续五年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的他,从来没有服输过。他先同员工们谈心,向老同志请教销量低迷的症结与办法;与新员工分享自己的多年积累的销售及服务经验。然后带头跑市场,在高速口上蹲点记录来往卡车的型号、用途,在工地和修理厂里与用户交流,和很多用户成了朋友。就这样,市场的脉搏,悄悄的被他们摸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重销开始谋划自己的突围方案。几个回合下来,对市场的了解,加上老辣的营销策略,重销的订单渐渐多了,大家的劲头也渐渐高了。2007年,重销超额完成任务,销售重卡604辆,员工人均收入翻番,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让大伙看到了希望,重拾自信。
“人要有精神,要把精气神拿出来,工作才能做好”。这是陈卫的口头禅,翻身仗让大家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从此,大家不再守株待兔,开始主动跑市场;不再跟用户扯皮,开始积极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不再因职责、责任踢皮球,“没你的,没我的,都是大家的……”
步步为营--“亲人”眼中的“兄弟伙”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重汽在重庆似乎不占优势,如何在重庆市场打开销路、站稳脚跟?回头看看重销成长壮大的过程,其实和很多成功公司一样,从服务抓起。
为方便用户维修、保养车辆,重销一方面抓服务网络布局,加大服务站开发建设力度,服务站数量从自2006年底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19家,实现了“亲人”服务对重庆主要用车地域的全覆盖,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了方便。
另一方面,重销狠抓对服务站的培训和指导,快速提升服务站维修人员的水平。几年来,每当中国重汽推出新产品,或者产品增加新配置时,重销都会尽可能提前给经销商、服务站打招呼,根据变化大小,或组织集中培训,或遇到典型故障时叫大家一起过来现场讲解。用服务经理甄春东的话来说:“只有提前掌握解决新产品问题的方法,缩短新产品适应市场的时间,才能让新产品顺利推广”。
为了跟上产品更新节奏,提升服务人员水平,他们可谓想尽了办法。重销的服务业务员小任说:“甄经理有个习惯,每次总部有技术人员过来时,他就想办法让人家多待半天,给我们和服务站的人讲讲新产品。”
$page$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拿用户当“亲人”,当“兄弟伙”(兄弟伙是当地方言,意思是关系要好,很铁的哥们)。用户、服务站维修人员遇到难题时,他们都能耐心解答,迅速解决。电话里解决不了的问题,重销服务人员就亲自去现场,人手不够时,营销人员顶上去,经理也会亲自上阵。有一次,一辆北京的过路车在綦江服务区出了故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连续抢修后还是没能发现问题,甄经理接到电话后,接上服务站60多岁的老站长牟文琪就往事故现场赶,100多公里的山路,能跑多快就多快,因为他们知道用户此时正焦急地等待!定下维修方案,发现问题……缺件,就抓紧协调,紧急派车从重庆市区送过来。夜里两点多钟,车子终于打着火,用户含着热泪送别他们的时候,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此时他们已在车前忙活了30余个小时……
就这样,在服务站和重销的共同努力下,“亲人”服务的网络铺开了,车辆的保养方便了,服务到位了,用户敢买中国重汽的车了,中国重汽“亲人”服务的口碑在当地也传开了。记者问用户为什么选择HOWO时,用户说:“买中国重汽的车,心里不抖,不慌,贵一点也合适。”
厚积薄发—夯实基础求发展
重销的老销售员们介绍说,重庆重卡市场和别处不一样,首先是卡车交易都集中在一个叫“八公里”的汽车交易市场,国内所有品牌的重卡云集于此,就像一个大超市,竞争异常激烈。第二,重庆的大型运输公司,帮助挂靠在自己公司的用户垫款买车,通过收取管理费盈利,这种金融支持手段使得云、贵、川等周边地区资金不充足的买主,纷纷来重庆买车,运输公司之间对车主的争夺有时比经销商之间还激烈,加剧了当地重卡市场的竞争,而且往往左右了车主的最终选择。
2006年刚开始跑市场时,中国重汽在当地的品牌知名度很低,很多用户甚至把中国重汽的“重(zhong)”字当成重庆的“重(chong)”字,以为是别的品牌车。重销人着实为此费了一番口舌。
$Next$
“销售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打好基础。”陈卫所说的这个基础,就是重销的营销网络。为将营销网络建设好,重销一方面积极主动与本地改装企业进行合作,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区域化战略,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运输公司展开合作,向他们推广自己的产品。
“真正的市场推广必须要靠人去跟进,要靠上去,不放弃,主动为用户服务。”陈卫跟记者说,几年前,重庆一家大的运输公司,购买了几十台其他品牌的重卡,陈卫没有因为失去订单而泄气,而是仍然坚持自己的产品推广的理念,主动为该公司提供帮助,并最终赢得了该公司的认可,一次性采购50台HOWO重卡。
凭借着这种“不放弃”的“跟进”精神,和慢慢积累起来的口碑,重销赢得了市场,赢得了网络,更为中国重汽赢得了口碑。目前,中国重汽的产品全面进入重庆大的运输公司。轻量化公路用车产品已初步得到当地运输公司和用户的认可,陈卫认为只有公路用车与工程车两条腿走路,中国重汽才能走得更远。
自2008年以来,重庆地区营销网络从三年前的几家小经销商,发展成现在以4S店为主干,品牌专营店为分支,普通经销商为枝叶,二级网点为脉络,覆盖全重庆及达州地区的大营销网络,明年还将再发展2家4S店。
另一方面,重销充分发挥本地改装厂聚集,特色产品多的优势,成功与本地迪马、耐德等多家国内顶级改装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专用车的开发是这几年比较成功的”,陈卫说,目前重庆本地HOWO系列改装产品公告已达19项,成为新的增长点。现在,重庆当地改装厂用中国重汽底盘改装的扫雪车、消防车、环卫用车,已成功的销售到了新疆、北京等城市,年改装量100余台,明年有望超过200台。
雄起、雄起—成功我们才刚上路哎!
翻开重销这几年的销售报表,不难发现发展是重销的主旋律:2006年200辆,2007年604辆,2009年886辆,2010年1714辆,2011年截止到三季度已完成1903辆!
报表之外更是让人振奋:产品成功打入重庆大的运输公司;轻量化公路用车大单不断,初步可以与传统强势品牌抗衡;重庆当地改装厂越来越多的批量采购中国重汽底盘;多个大经销商准备建4S店……
重销人谦虚的说,“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本地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但未来我们会更好”。的确,在这个年轻的直辖市,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重销这个团队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上下一心士气正盛,服务网络不断壮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中国重汽产品质量逐步提升,轻量化产品逐步成熟,新产品即将上市……成功,我们才刚上路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