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宇通 工程控制论 零部件 客车 完美团队 客车市场 

从钱老的“工程控制论”到宇通的完美团队

时间:2009/11/6 17:07:40来源:方得网 姚蔚作者:方得网 姚蔚责编:0条评论


方得网 姚蔚 

 

    “用一组并非完美的元件却可以组成一个具有高可靠性的完美系统。”

 

    这是钱学森所开创的《工程控制论》里一个重要的思想。

 

    10月30日,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逝世。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之时,我们又重温了钱学森著名的理论和科学思想。

 

    正是依靠《工程控制论》里“通过工程控制协调的方法,即使用不太可靠的元器件也可以组成一个可靠的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在当时科技并不发达、工业基础还很薄弱的条件下,中国的航天团队使用可靠度还不够很高的零部件,依靠自己的力量组装出了精度和可靠度非常高的火箭。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参观宇通


    这让我联想起几天前,方得网记者采访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副总经理王文兵说的那句话:“宇通团队中的每个人可能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完美的团队。”

 

    宇通的这个观点正好契合了“工程控制论”的重要思想,也为工程控制论提供了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验证案例。

 

    “完美团队”这句话,是在记者询问宇通何以总是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时,王文兵的回答。

 

    记者的问题来自于这样一个背景:无论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市场萧条环境下,还是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宇通这条“大船”的行进总是一如既往地稳健平稳。去年上半年,市场疯狂上升时,宇通能够在日产量140台的情况下,保证零部件供应和正常生产,这样的产能和零部件的供应水平让全行业震惊。有些企业认为,因为宇通的零部件自制率高,因此在市场高涨的时候能够占尽便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客车市场一片萧条,当时,很多人认为一些自制率很低、且依靠经销模式的客车应该能有比较好的表现;在这些人看来,宇通很长的产业链、庞大的直销队伍都将是萧条形势下的负担。然而,“大船”宇通,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客车市场萧条时,仍然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宇通是如何做到无论市场高涨还是萧条,始终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呢?

 

    王文兵这样解释这个现象:“所谓‘船小好掉头’,是针对同一个开船的团队的,船是大是小要看驾驭这艘船的团队的控制能力。比如同样一个团队,控制能力是2,面对市场变化时,开小船就更容易控制,开大船就不容易控制。但是,如果另一个团队,控制能力是8,那么可能开小船也能控制,开大船也能控制。能力是8的团队开大船,可能比能力是2的团队开小船更好掉头。”

 

    王文兵进一步解释说:“我刚才只是打个比方。宇通现在有着比较好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所以,无论在市场好或是不好的时候都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

 

    当记者追问王文兵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宇通整个团队的控制能力、适应市场能力比较强,这个我承认。可是,业界有这样一句话,说,论个人能力,宇通的业务员可能并不是最强的,您觉得这句话说的是事实吗?”

 

    王文兵对这句话并没有直接表示肯定或否定:“宇通的业务员是不是一定比别的企业强,这个我不敢肯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宇通团队中的每个人可能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完美的团队。”

 

    记者当时对这句话并没有很深的理解(后来学习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时,突然好像理解了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王文兵进一步给记者介绍,宇通团队之所以能够成为完美团队,是因为宇通有着非常好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个文化,让宇通有了“系统”的能力,“我从1993年进公司,当时宇通还很困难,还在亏损。汤总(宇通集团总裁汤玉祥)开始是承包,承包前宇通亏损还很厉害。后来有人问汤总为什么能把宇通慢慢变好,汤总说,那么多员工,都是有家庭、有孩子、有父母的,我现在领导大家干,要能对得起大家的信任,要为宇通这么多家庭负责。”王文兵回忆起宇通的发展深有感触:“汤总总是身体力行,在工作上一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正是在宇通领导的以身作则和带领下,宇通形成了非常好的企业文化。宇通,总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上进的、充满希望的企业。可以说,宇通的文化是宇通很重要的竞争力。”

 

    记者并不清楚汤玉祥、王文兵是否运用了“工程控制论”来管理企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汽车企业来说,不完美的环节可能在所难免,但如果都能有宇通这种精神,就一定能成就更多民族品牌的骄傲。

 

    宇通的运营实践,让我们再一次缅怀了钱老留给世人珍贵的学术思想。钱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