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商用车  客车 卡车 鱼与熊掌兼得 60周年 

《祖国,宇通向您报告》系列专题之三:红色激情

时间:2009/9/15 9:11:28来源:杨晨作者:杨晨责编:0条评论

 

引言:最感人的那一捧红色

 

    红色,是激情的象征,代表了热烈、力量和奉献。在中国汽车行业,就有这样一家企业:社会公益,一马当先;扶助弱小,责无旁贷;抗震救灾,冲锋在前;节能环保,敢为人先;抚恤孤寡老人,助贫困学子展翅……

 

    这家企业,不是别人,正是宇通。这家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客车第一品牌,耀眼的不只是其全球第二的年销量,更是她勇担社会的企业精神。

 

    5.12汶川大地震后,客车行业乃至汽车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CSR)在慢慢苏醒。这种社会责任,源自于员工责任感的培养和日常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客车的代表企业,宇通秉持价值理念,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战略目标管理,把客户、行业、社会作为创造价值的对象,实现了自身的一次又一次飞跃。由对员工、企业的小爱演进为对社会、对国家的大爱,宇通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尊敬。也正是因为建立了制度化的企业奉献文化,宇通的社会公益活动才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活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了 “崇德、协同、创新”的企业文化和身体力行,宇通身上闪耀着最感人的那一捧红色,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鱼与熊掌兼得  效益公益双驱动的宇通

 

    宇通被赞誉为中国客车领军品牌。这一美誉蕴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宇通连续多年蝉联客车销售冠军,对客户、行业及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效益回报。2008年,宇通销售客车2.7万辆,销售额突破140亿元,稳步发展,成长性良好。风雨数载,由一个年产几十辆客车的小厂到单厂全球销量第一,成就了宇通今天在世界客车产业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另一方面,宇通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以践行优秀的“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为核心,引领客车行业持续关注企业与员工、环境、社会的和谐共处,不懈追求着反哺社会和献身公益。

 

    鱼与熊掌兼得,社会公益与企业效益两轮驱动,是宇通客车带领中国客车行业迈向世界道路上的真实写照。

 

    我们用责任传递力量

 

    在共和国60周年前夕,宇通刚刚举办了第五届社会开放日。

 

    作为宇通制度化的三大公益活动之一,宇通社会开放日对中小型企业等社会各界开放参观。宇通认为,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生产工艺最先进的客车基地,帮助区域中小企业共同进步是自己重要的社会责任。从建厂至今,宇通经历过企业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对这些阶段适合企业的具体管理方式,甚至面临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区域企业集群的一员,宇通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搭建这样一个企业交流的平台,与其他中小企业共同探讨企业的发展。

 

    社会开放日,仅仅是宇通公益行动的“冰山一角”。从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到贫困学子助学计划,从为困难家庭捐赠,到推动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处处都有宇通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坚定行动,向行业传递着爱心的力量。

 

    热心公益  宇通以企业文化为推手

 

    2009年,宇通正式发布业内第一本《企业文化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出,“秉持‘崇德、协同、鼎新’理念,恪守‘正于心、忠于事、敏于行、精于业’标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忠心的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壮大民族产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通过与合作伙伴共赢,为客户创造价值,造福社会,兴旺企业,富裕员工,回馈股东”。

 

    宇通对公益活动的热心和坚持,其原动力正是来自宇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思考和行动的“推手”,它能够推动企业员工自发、热情、踊跃地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从而也使整个企业的发展呈现出积极、健康、良性的生命力。

 

    曾几何时,记者清晰地记得,宇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上第一次把企业文化项目作为公司战略投资项目之一,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公司上下的高度认可。实际上,把企业文化项目明文写进公司年报和战略规划,这在汽车行业中都是首创,显示出宇通以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和社区等相关利益为中心、积极实现各方和谐共赢的决心和信心。

 

    宇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执行没有流于形式,而是切实把它付诸实施。2008年,商用车行业首个《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宇通第一次系统地对外阐释了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理念及具体行动。《报告》提出,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以成为受人尊敬的卓越上市公司为目标,积极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实践中,宇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对内,宇通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员工的奉献意识和“大价值观”理念,形成用工合法化、制度合法化、程序合法化的完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公司职工的劳动保护管理体系,建立了雇佣双方和谐的劳动关系。每年,宇通各级党组织及工会都会及时了解困难职工家庭的情况,给予及时援助;定期举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并对从事特殊工种人员和女工进行专项体检;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居住环境,改善员工待遇,从各个方面解决员工问题,保证员工利益,有效促进员工发展并实现个人价值。
对外,宇通心系国家、社会,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数年来,宇通多次向慈善总会、灾区人民、残联、希望小学等单位或个人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超过两千万元。仅去年一年,宇通为120名大学生举办了主题为“如何做好应聘准备”,省内各界人士主题为“修炼企业内功”的社会开放日活动;给6000多名老人送去了节日的温暖,为200多名大中小学生解决了学习和生活困难,累计救助1200多名困难群众。

 

    大爱无疆  宇通以反哺社会为己任

 

    经历数载的不懈前行后,宇通已成为一家管理国际化、以客户为中心并积极献身公益事业的行业领军企业。尤其是,有了“价值型”企业文化的驱动内核,宇通在首倡社会公益方面堪称楷模。

 

    5.12汶川大地震后,宇通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13日向灾区捐赠首批100万元财物,成为国内第一家做出反应的汽车企业。5月14日,在宇通高层的指示下,宇通四川分公司员工组成了“心系国家,情牵灾区”宇通救援队,以三辆宇通客车、多名驾驶员和服务保障人员为救援主体,服从四川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遣,成功完成多次接送救灾人员、救援物资以及转移灾区群众的救援任务。

 

    让我们再看看前线救援人员发回的日志,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感人、真切:“现在,我们宇通救援队的两辆车辆以及运送的60名人员正在绵竹市九龙镇的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九龙镇距离这次受灾最严重的汉旺镇不到30公里,当地伤亡情况相当严重。”……这些从灾区一线发回的救援日志,饱含着宇通人性化的光辉和对社会、对民众负责任的人本精神。

 

    为了建立一套反应迅速、行之有效的公益机制,宇通还有计划有系统地推进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对,树立起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形象。2008年,宇通明确了三大公益方向,将“社会开放日”、“展翅助学计划”和“缤纷宇通”活动作为自己反哺社会的三大公益活动,每年都会向社会各群体送去宇通最诚挚的关心和祝福。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正是有了制度化的保障,宇通“造福社会、回报社会”的大价值观才能在不断勇担责任的践行中稳步提升,持续赢得尊敬。

 

    我们用使命书写和谐

 

    2009年以来,一场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机动车驾驶员技能竞赛,席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这场比赛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市、县、村等行政机构,约50万家企事业单位,直接关注者约五千万人;同时,这场活动还将覆盖全国各级道路运输客货站场,至少10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不少于1.5万个建制村。

 

    如火如荼开展的比赛,是宇通在背后默默的耕耘和付出。这场由交通运输部主办、宇通客车协办的首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今年4月在北京启动,7月7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展开预选竞赛。作为交通运输业首届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全国性大赛,“宇通杯”对于提高运输企业节能效率、促进全社会绿色环保意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意义难以估量。

 

    事实上,有了长效化、常态化的企业文化和机制保障,宇通为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所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节能减排成企业常态

 

    如果说“价值”是宇通品牌的名片,“节能”就是宇通客车的标签。

 

    在宇通《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公司实行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副总经理主持日常环保工作,各部门行政正职为本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设专、兼职环保员,负责具体工作。公司成立有专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纳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古人云,管中窥豹。《报告》体现出,在环境的和谐发展上,宇通非常重视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每年都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和人力用于节能环保工作的治理。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标杆性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身即是宇通的一贯立场。
节能降耗,从源头和过程上践行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宇通由此顺利通过了河南发改委对百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荣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河南省省级节水型企业”、“郑州市花园式单位”和“郑州市环保先进单位”等称号。

 

    同时,为了把节能减排进行到底,宇通还力促技术部门对发动机热管理技术、轻量化客车加大研发力度,并率先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汽车环保领域夺得先机,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丰收。

 

    “宇通杯”竞赛书写和谐

 

    有了制度作保障,技术和营销作先锋,宇通在节能环保方面一往无前。

 

    2007年,宇通启动“价值连城”活动,在“为您创造更大价值”的理念指引下,宇通通过以点带面的营销方式,深入到客户当中,为用户提供盈利解决方案和科学节油培训。经过2年多的努力,宇通用一次又一次的节油培训和节油比赛,为客运合作伙伴开辟出了一条“以技能推节能”的新路,将原本属于驾驶员的个人操作行为,逐渐转化为企业行为和行业准则。

 

    宇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国家号召不谋而合。根据“十一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10年营运客车的单位油耗比2006年降低10%,营运货车的单位油耗降低5%,道路运输车辆排放降低30%。2006年11月,交通运输部党组成立了由李盛霖部长为组长的交通运输部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强调节能减排的主体在企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在基层,因为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工作要落实到每一个客运站,每一辆车,每一个驾驶员。

 

    这也正是交通行业节能技能竞赛的初衷和主旨。2009年,宇通联袂交通运输部,为首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保驾护航。由宇通承办这次竞赛,交通运输部看中的是宇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详细而坚实的体系,在节能减排推广与应用中的显著成果和富有经验的企业团队。更重要的是,交通运输部欲推广的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与宇通已连续开展三年的价值连城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有了价值连城的经验和成果,“宇通杯”在各地掀起“蝴蝶效应”,所过之处,为众多机动车驾驶员提供了学习和提高节能技能水平的机会,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技能素质和水平的提升,得到当地运管部门和客运企业的拥护与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一项成功的企业行为,只有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才称得上是一项真正的事业,一项公益的事业。“宇通杯”节能大比武,以及之前的“价值连城”,就是这样一项事业。

 

    印象宇通

 

    责任践行者

 

    在社会责任面前,宇通是个思考者。

 

    它在谋求股东和员工福利最大化的同时,始终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反哺社会,如何把履行社会责任常态化、制度化。有人说,思考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思考的果实。正是有了多年的思考和摸索,才有了宇通式的奉献型企业文化,才培育出了一大批热心公益、以公益事业为己任的宇通员工。

 

    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宇通更是个践行者。面对社会责任,宇通从未犹豫过。抗震救灾,宇通人冲在一线,没有任何犹豫和不决;三大公益行动,宇通人常抓常新,从不懈怠。

 

    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宇通用行动赢得了同行、客户和社会的尊敬。现实中,也只有像宇通那样从事有社会责任感的公益活动,道德水准较高的企业,才称得上行业的领军品牌。并且,龙头企业越来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提升中国客车企业在素质内涵和科学发展上的整体水平,营造客车、客运业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无疑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和肯定的事。

 

    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时,我们需要更多像宇通一样的责任践行者。

 

    相关链接

 

    宇通客车托起他的爱心之旅

 

    韩军,新疆石河子长运客运公司一名普通的驾驶员。

 

    每天,他驾驶着自己的宇通豪华客车,往返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50团和三营的7个偏远连队沿线上。有“沙漠半岛”之称的这里,2002年以前7个偏远连队不通班车,老百姓到团部办事费劲周折,自行车或摩托车行走在坑坑洼洼的“搓板路”上,车跳人跳心也跳。即使一切顺利,在团部稍作逗留,往返也要一天。当地居民强烈要求通班车,可就是没人跑。

 

    2002年春,韩军驾驶着新购买的宇通豪华客车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这里。

 

    韩军把宇通客车从团部延伸到3营不是冲着钱来的。这一点,只要看看那些免费乘坐他的宇通车的人就知道了。2007年年初,韩军到团部自费制作了几十张“爱心幸福卡”,发放给了沿途24名家庭困难或身体残疾的群众,持卡者可免费乘坐宇通车到团部和市区。韩军承诺:“只要我的宇通车跑一天,持卡者就可以免费乘坐一天。”

 

    这给乡亲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老军垦”们说:“这娃娃善良得很,真是个活雷锋。”年轻人也很佩服:“在市场经济时代,韩军的做法真是难能可贵。”于是,沿线的乡亲们将韩军的宇通客车亲切地称为“爱心班车”。就在今年年初,新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中生命垂危的61岁老人,在被撞卧雪3个小时得到救助,报警救人者正是已经成为玛纳斯县人大代表的韩军。

 

    提起自己的爱车和宇通的服务,韩军不无自豪地说,2002年,当地交通主管部门鼓励更新车辆,我就一咬牙到宇通厂接了现在这辆宇通车。5年来,我虽然每天都奔走在沙漠深处的连队,路况不是很好,但由于宇通客车过硬的质量,我的车车况、性能一直不错,至今还未大修过。针对新疆寒冷的气候条件,每年冬季,宇通的工作人员还在车辆相对集中的客运站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免费对宇通客车的空调系统等进行维护,服务确实很到位。

 

    就是有了这辆宇通车,不仅解决了偏远连队职工的出行难题,还给韩军带来了较好的收益和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最开始,韩军住在团部3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2004年,韩军跑车两年,手头有了些积蓄,他就在团部的繁华地带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楼房,女儿也转到了团部小学就读。每天跑车回家,还可洗个热水澡……

 

    正因为如此,韩军从心底里感谢宇通,感谢那些普普通通的乘客。他把这些感谢体现在真实的行动上,他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回报社会。从2002年到现在,韩军和他的宇通客车风雨无阻地服务着当地乡亲。承载爱心,宇通和更多用户共铸的和谐之旅正在无限延伸。